跳到主要內容區
:::

認識SDGs,和世界一起脈動


文/圖:新北市興穀國小教導主任 馮端瑩

一、 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緣起

1962 年,美國生物學家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出版了《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書,促使公眾關注工業快速發展下農藥所帶來的環境汙染,社會大眾開始重視環境保護議題下,1970年,美國成為第一個推動環境教育法的國家,接下來十幾年,聯合國體系在許多國際會議中多次討論環境與永續相關議題,強調環境教育的目地不僅解決環境問題,也強調「放眼未來」的世代正義,形塑出永續發展的核心概念。

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布朗特蘭報告」(The Brundtland Report),又名「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正式將「永續發展」的理念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之需求,又不危及下一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之發展」,強調永續發展將以經濟、社會、環境三者均衡發展為目標。此後帶動許多永續發展教育的倡議與推動,比如聯合國在永續發展教育十年(2005- 2014)計畫裡,希望透過教育帶起行動,以培育出具有批判思考、溝通協調、衝突解決,且又能尊重生命與文化等基本素養的世界公民。

2015年,聯合國成立70年之際,舉行「聯合國發展高峰會」,發布《翻轉我們的世界:2030年永續發展方針》,這份方針提出了當前國際各國正面臨的問題,在實踐平等與人權精神下,規畫出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及169 項追蹤指標,這份方針同時兼顧了「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等三大面向,除了呈現永續發展議題的多樣性之外,也說明了文明社會的發展皆與永續發展有關,SDGs於是成為國 際間城市邁向2030年永續發展的共通語言。


二、 永續發展教育目標(ESDG)的實施

有關環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以下簡稱EE)與永續發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以下簡稱ESD)兩者有甚麼不同呢?「發展」較常被認為是以人為主的「經濟優先」,所以容易膠著在「環境」或「發展」誰重要的爭論。一般說來,EE著重環境倫理,而ESD著重人的觀點,因為SD 將環境、人與發展的概念融合在一起,更著重經濟、社會與文化等面向的交互作用,所以ESD強調轉化教育,重視兼具認知與態度兩個面向的內在價值,才有實踐的可能。Jickling 學者認為:「教育不應該為了特定主題存在,否則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應該為人們增能,準備思考,以創造新的概念,而非遵循特定的教條。因為我們對於永續並沒有解答,應該引導去創造這解答。」所以,ESD是EE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無法取代EE。

還有其他學者站在兩者的共通點上,認為這兩者都重視終身教育,也都強調跨領域的科際整合來討論經濟、社會與環境問題,透過多樣化的教學都能達到轉化學習、解決問題的目的,也可同時培養學生系統組織、批判思考、及問題解決的核心能力。

綜觀看來,對永續發展而言,教育是關鍵,所以推動永續發展教育(ESD)既符合環境教育目標且普遍獲得共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主張,推動ESD過程中需掌握四個要素:整合視角(integrative lens)、批判視角(critical lens)、轉化視角(transformative lens)和情境視角(contextual lens),如Beatrice's Goat一書,內容講述一個貧窮的烏干達小女孩,如何以一隻山羊實現上學夢想,故事含蘊經濟與社會層面,而不僅只是愛護小動物的故事。ESD在如此寬廣的詮釋下,提供了環境教育工作者更廣泛的教學內容,永續發展教育(ESD)與永續發展目標(SDG)結合所形成的ESDG,可說是最新的教育思考模式。


三、以高年級社會領域實施ESDG 為例

108學年度甫上路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以「核心素養」做為課程發展之主軸,透過連貫各教育階段,並統整各學習領域,讓學生從生活脈絡中,養成「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的核心素養,培養21世紀的未來公民。社會領域則為傳遞文化制度,培養學生探究、參與、實踐、反思及創新的態度與能力;其核心理念便是涵育新世代的公民素養。其學習內容,以互動與關聯、差異與多元、變遷與因果、及選擇與責任,四個主題軸做為統整架構的主體。學習表現兼顧認知情意技能三個層面,重視統整理解、思辨探究,同理關懷,並具省思能力。而議題則具有時代性、脈絡性、跨域性、討論性與變動性五大特點,正可培育學生適應社會,且具備未來改造社會的能力。議題融入學習領域,提供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獲得跨領域的學習,可討論性的特點,可協助學生不斷價值澄清、建立信念、進而產生行動,這與ESD 強調多面向、跨領域思考,在課程與教學有諸多轉化學習的觀點不謀而合。

在人類社會文明高度發展下,區域發展不均問題逐漸浮現。高度發展的國家,帶來過度消費與能源危機,世界其他角落也多有飢餓貧窮、缺乏醫療、性別種族歧視,水患乾旱頻傳等現象,這些不公與破壞,都讓生存變得不那麼容易。於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呼籲全球在 2030 年前需積極實踐「消除貧窮」、「性別平權」、「海洋生態」等17個目標,讓人類與環境能永續發展。這17永續發展目標,兼顧「經濟成長」、「社會包容」及「環境保護」 3 大面向,其微分類如下:
 

面向

目標 Goal

經濟


可負擔能源經濟發展尊嚴就業基礎建設產業創新責任生產與消費

社會


消除貧窮零飢餓健康與福祉優質教育性別平等減少不平等永續城市與社區和平正義與制度

環境


淨水與衛生氣候行動水中生態陸域生態

社會領域既是從生活經驗中出發,透過學科的跨域統整,引導學生從探究體驗學習中不斷思辨,以產生有意義的學習。以高年級康軒版社會課程為例,若依SDGs經濟、社會、環境三大面向來分類,高達六成以上的單元內容屬社會文化,這與SDGs17個目標微分類的結果相同。這同時意味著在全球化中,人們不可能獨善其身,亦不可能置身事外。為了能打造具永續性、多樣性與包容力的社會,並消弭氣候變遷的威脅、性別種族歧視、保育類動物滅絕等全球問題,從社會領域中融入SDGs17個目標,不僅推動永續發展教育,也讓學生的學習與真實的世界接軌,是培養未來世界公民最好的課程。

本次課程以是否興建雙溪水庫的議題,作為六上「台灣的城鄉與區域」單元的延伸課程,並從中連結SDGs17個目標。2017年,行政院通過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環境建設項目中,興建雙溪生態水庫成為眾所矚目的項目。興建雙溪水庫,一來可增加基隆地區供水量,二來可調度石門水庫供應桃竹工業用水。但雙溪水庫預定地為台灣少見尚保有低海拔豐富生態系的丁子蘭溪谷,近年來為維護雙溪的天然環境,並響應政府農業政策,當地農民推行有機耕種多年有成,一旦興建水庫,農民辛苦打造的水梯田將化為烏有。於是興建水庫與否,在推動永續水資源,帶動地方繁榮,與保留生態系統的觀點上,有許多不同的聲音。

本次課程教學雖僅二堂課,但學生蒐集資料與課後準備的時間則達半個月之久。高年級對水資源的利用,已有相當的概念,平時也多能落實節水行動。在觀賞紀實影片後,教師簡單介紹台灣水庫的概況,及影片中興建雙溪水庫的背景後,讓學生發表對興建水庫的看法,確定學生已了解興建水庫的不同立場後,以「如果你是雙溪居民的話,對興建水庫的態度?」開始提問,讓小組開始討論並發表。

一開始,小組大多表達支持生態保育,保護地方建築及有機農耕,反對興建水庫的道德立場,不敢輕易表態。興建水庫並非壞事,如利用每年巨額的回饋金充實地方建設,可為地方帶來繁榮,水庫建設設計時也能同時規劃生態保育區,若又以實踐永續水資源觀點上,興建雙溪水庫同時也可調度基隆、大台北與桃園新竹的用水需求,並非都是缺點。經過教師引導與鼓勵後,學生重新思考,「若不蓋水庫,北台灣的用水危機是否成為民生用水與經濟發展問題?」「少了水資源,是否引發環境衛生與良好健康的社會問題」,這是一堂沒有正確答案的社會課,鼓勵學生從多面向觀點中做出選擇,而所持立場需接受其他人的提問挑戰。
 

小組討論是否要蓋水庫 小組討論後寫下贊成或反對原因

小組討論是否要蓋水庫,並寫下贊成或反對原因

當意見不一致時,組內先進行表決 有共識後團隊再一起上台報告

當意見不一致時,組內先進行表決,有共識後團隊再一起上台報告

第二堂課時,五個小組答案果然有了小幅更動,正反兩方都有,這堂課更讓人更期待了。加入提問環節是有趣的課堂互動,小組團隊必須共同回答台下學生的提問,所以彼此必須熟知觀點,好能互相補充,而為了能「考倒」台上同學,台下同學毋須提醒,早就豎起耳朵全神專注聽各組的報告。在多次提問下,全班同學都能清楚且表達興建水庫對地方所帶來可能的危機與契機。幾次攻防交戰中,同學的提問慢慢跳出雙溪地方發展的框框,擴大到更大層面,如「如果不蓋水庫,那就無法解決基隆地區的水源供應問題,最後會引起桃竹區的工業用水,影響經濟發展」、「雙溪水庫附近有地震斷層帶,土石不穩,蓋水庫是安全的嗎」、「蓋水庫可以領到很多補償金,那就可以搬家,又可以解決缺水的問題,為什麼不蓋呢」、「沒有水,到處又髒又臭,引起傳染病怎麼辦」..等,本是地方建設,卻牽動社會、環境、與經濟問題,而「地方建設只攸關當地居民,我們其他人可以表示意見嗎?」在一來一往問答中,台上與台下不同的觀點不斷交鋒,考驗學生對本次主題的批判思考、探索分析與組織發表的統整能力,這些尊重差異、創新應變的學習,是型塑良好的公民素養很重要的歷程。
 

 小組團隊共同上台接受提問挑戰  問答的禮節、清晰堅定的表達都是學習的重點

小組團隊共同上台接受提問挑戰,問答的禮節、清晰堅定的表達都是學習的重點

本堂課最後介紹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17個目標。高密度人口的城市,同時帶來生活環境、能資源損耗的壓力,如何透過發展規劃,均衡城鄉區域間在經濟、社會與環境間的差距,如何透過創新技術,建造有抵禦災害能力的建築,呼應SDGs永續城市與社區(目標11)的內容,其他如潔淨水與衛生(目標6)、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目標12)、和平正義與制度(目標16)等,都能展現SDGs強調包容性與全球視野的核心精神,並認同SDGs已成為國際城市間邁向2030永續發展的最大公約數。本次在台灣城鄉單元融入SDGs內容,獲得學生熱烈迴響,那些小組熱烈討論與課堂對話的過程,都是學生環境教育中寶貴的養分,相信這次快樂的學習經驗已使他們成為SDGs的小小種子,未來這些小種子必然會通往環境教育路上,盛開一朵朵美麗的花。
 

 「台灣的城鄉與區域」單元的延伸課程合照

愉快的一堂課,收穫滿滿,謝謝601同學


參考文獻
1.王順美(2016)。臺灣永續發展教育現況探討及行動策略之芻議。環境教育研究,12(1),111-139。doi: 10.6555/JEER.12.1.111
2.葉欣誠(2017)。探討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的發展脈絡。環境教育研究,13(2),67-109。10.6555/JEER.13.2.67. 67.
3.教育部(2019)。議題融入說明手冊。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臺。
4.教育部(2019)。社會領域課程手冊。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臺。
5.葉欣誠 氣候變遷教育的再框架與多面向延伸(PDF)

回上一頁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