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疫情中遠距教學環境教育課程示例

文:新北市立三民高級中學 吳致甄老師  圖:新北市立三民高中 吳致甄老師、吳岳展老師

壹、當環境教育遇見COVID-19

今年5月COVID-19來勢洶洶,襲捲全臺,5月18日起全國停課,因應COVID-19防疫,全國各級教師個個成了直播主,遠距教學成了主流。防疫當前,停課不停學,環境教育的推動也不容懈怠,行動的限制下,環境教育面臨兩個挑戰:

一、環境教育重視體驗、強調實踐,少了面對面的教學互動,以及走入環境的實際體驗,該如何培養學生對環境的覺察與敏感度?

二、不在教室裡的學生,上課的環境與品質難以掌控,學生的專注程度與時間長度,皆比實體上課時來得難以控制,該如何維護學習成效?

為了克服以上困難,嘗試透過跨領域的合作,藉由不同領域的知識交錯與訓練,每一節課的知識傳遞與能力培養,由地理老師與英文老師循環接力教授,延長學生的專注力,並將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在兩個學科中相互應用,學生一層層解析環境議題。此外,善用網路上的媒體資源,學生一步步累積對環境的覺察能力與敏銳度。

貳、疫情中遠距教學的環境教育課程

防疫過程,疫情一度攀升,高中以下的學校取消了期末考試,少了追趕課程進度的壓力,給予師生一個彈性的機會,調整課程規劃。全球疫情籠罩,工廠企業無奈停工,空氣品質恢復久違的清淨,誘發我們思考人類與地球的關係,國際環境議題再度受到熱烈關切。在綜合因素下,檢視我們的家園至區域,直至南極洲,學生對於南極洲的印象往往侷限於企鵝天堂、厚實冰層與寒冷氣候,陌生而遙遠的南極洲很少是學生主動關心與討論的地區,然南極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南極洲的環境已產生劇烈的改變,南極洲融冰造成海平面上升,甚而反饋加劇全球暖化、氣候變遷,都是人人必需關注的議題,故設計此主題課程,建立學生對南極洲、對全球暖化的認識。

一、課程設計

主題課程鎖定於南極洲,核心概念包含南極洲的自然環境,以及全球暖化之下的南極洲,授課方式由地理科老師與英語科老師循環接力教學,課程核心與教學策略說明如下:

圖1

圖一  課程架構示意圖

(一)課程核心

主題課程包含兩個核心概念,一為認識南極洲的自然環境,二為全球暖化之下的南極洲。教師的善誘引導,拉近學生與南極洲的關係,從南極洲的氣候、地理景觀、動物生態等為根基,建立對南極洲的熟悉感。緊接著透過英文文章與研究報導的閱讀,啟動學生的統整力,以不同觀點與面向,覺察南極洲在全球暖化之下的變遷。藉由這些訊息的浸濡,學生可以多一些同理與感受環境保育的急迫性,反思人類活動對南極洲、對地球的影響。每一個概念由小而大,層層堆疊,對南極洲的情感也在每一次認識中點滴累積,培養學生對南極洲環境的認同、對保育的責任感。

(二)教學策略

1. 地理與英文跨域合作教學

將課程分成幾個小單元,每一個小單元都規劃地理與英文兩學科的學習,地理學科著重環境變異的覺察,環境議題的討論,英文學科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轉化成英文,應用於環境議題文章的閱讀與理解。

Where is the world’s largest desert?(世界上最大的荒漠在哪裡?)以問題為鑰,開啟環境議題的大門,學生自信滿滿的開啟麥克風搶答:「Sahara desert(撒哈拉沙漠)!」以學生已學習過的概念為基礎,地理老師引導觀察南極洲的地理位置,與氣候分類的標準,年降水量低於170mm的南極洲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荒漠,大大巔覆學生的想法。將所學的知識概念與分析方法,應用於熟悉南極洲,進而探討全球暖化下的南極洲。

英文老師隨即在每一個小單元內,介紹相關的英文單字與情境用法,帶領學生一同閱讀相關的英文文章、新聞與研究報導,並開放討論,使學生學以致用,取得國際上最新的資訊,與國際接軌。

 

2. 網路多媒體資源的善用

地理學習裡,學生個個拿起”放大鏡”,使用Google earth,觀察南極洲的環境與變遷,Google earth工具的測量與應用,可以讓學生真實感受到南極洲的面積遠大於撒哈拉沙漠,並與其他地區進行差異比較;網路上南極洲的動物與生態環境照片,增進課程的豐富度與趣味性,建立學生對南極洲的情感;全球暖化與南極融冰的影片喚醒學生對環境的關懷。

英文學習裡,藉由Top-down的教學策略,一篇篇關於全球暖化與南極洲的英文文章與研究報導,使學生迅速吸收全球暖化的正確概念以及最新資訊,建構全球暖化下的南極洲等環境議題的完整架構。

圖2     圖3   圖4

圖二  師生透過Google earth觀察地理環境             圖三  英文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相關的英文單字。       圖四 師生經由Google earth與英文文章深入認識南極洲

二、課程成效

(一)地理知識概念打基礎,英文文章閱讀增能力。

地理科學習的南極洲與全球暖化概念,提升學生對英文文章與研究報導的理解;英文文章、新聞與研究報導的閱讀,獲取最新且更多元的國際觀點,增進對南極洲與全球暖化認識的深度與廣度,利於師生進一步議題討論與保育責任的內化。兩科接力教學,不僅學科能力提升,彼此互益,更幫助學生在環境議題上有完整性的認識,對全球暖化不再只是片斷且粗糙的認知。

 

(二)跨領域的轉換、網路多媒體資源的應用,課程有趣更專心

跨領域的合作,適時的輔以多媒體資源,一個環境議題多元呈現、多觸角學習,使得課程內容更加豐富與趣味,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即使線上學習,學生更專注,此外,兩個學科在各小單元中轉換,當學生注意力轉弱時,因學習領域的更換,可以一再的延長。

 

參、結論

    防疫的過程中,學習不間斷,遠距教學在在提醒我們,關心環境並不侷限於戶外活動體驗,線上學習亦能落實環境教育。再者,線上教學減少教師們實際跑換教室的辛勞,教師們更有體力與意願跨領域合作,一間線上教室可以同時擁有一至多個領域教師,有了跨領域的交流合作,豐富的課程薰陶,學生學習靈活使用各領域的能力與技能,對環境變遷的敏銳度提升,對環境議題的視角變得多元,學生更能在課堂外自然地、主動地關心環境,希冀環境保育能真正且確實的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實踐。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