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中常見之原生植物及管理《文、圖:農委會陳超仁技正》

一、前言

校園是學生學習之場所,具有當地生態特色之校園,能使師生於教學及學習中感受生態之美,同時亦能認識當地原生動植物,增加學習樂趣及達到培養愛護鄉土生態資源之目標。學校生態環境之經營,在思維上應先設定校園就是生態園之願景,而在概念上則可採取尊重自然、強調環境之主體性之原則,並以營造生物多樣性環境之作法來施作;此外,在校園生態環境之經營管理時,應有生態環境將隨時間而進行演替之認知,學校可就自身設定之校園生態環境型態進行適度之管理維護。

校園植物為生態環境之主體,植物具有綠美化之效果,如能廣泛使用原生植物,亦能使校園成為生物多樣性豐富之環境。植物是生態系中之生產者,有豐富多樣性之原生植物,將可吸引原生動物前來棲息及覓食,因此,在營造校園成為一座生態園時,應以原生植物為綠美化及生態化之材料。

食茱萸是極適合校園種植之植物,樹形優美且可吸引許多昆蟲前來覓食。


二、校園之生態環境及原生植物

校園生態環境之營造,原則上應尊重當地環境主體性,亦就是應先行了解其環境特色及原生物種等資料後,再以生態原則進行維護或營造工作,如此才能達到生物棲息及易於維護之目標。

一般而言,各校因其所屬區位之不同,實已具備與他校不同之生態環境,且各校內又因其微棲地之不同而存在相異之生態環境,概括而言,各校之各類生態環境包含草皮、操場、教學苗圃、菜園、蕨類園、水池、網室、溫室、花圃、蝴蝶園及藥用植物園等。而欲創造符合生態理念之環境,可依下列生態工法及生態綠化原則處理。

校園生態環境之營造,可從植物多樣性環境營造做起,首先應維持自然而活化的地表及土壤,營造大而連續之自然綠地,多使用原生物種,適地適木進行生態綠美化,並採多樣化及多層次方式施作;在草坪環境營造方面,可朝減少平整劃一的草坪,增加多物種原生草原方式進行,以增加綠被率;植栽之維護應減少人工修剪、干擾等為害,建立適當比例之混植密林區或荒野區,建立多孔隙及多變化之自然棲地。

三、水水的生態池

許多校園均設有生態水池,主要係基於生態水池內種植之水生植物演替迅速,於一年四季有不同多變之景象,實為極佳之生態觀察題材,而生態水池之營造,水源取得是生態水池最重要之基本元素,亦是其設置成敗之主要關鍵,其基地應以擁有能順利取得穩定自然水源者為優先,其次為具有雨水回收系統並能運用供應基地者。此外水源之流入與流出亦應注意其方便性及可行性,以減少設置及經營成本。生態水池之營造應考量生物之需求,以種植原生水生植物為主,並避免不當引入外來種動植物,水池之結構無論水深、形狀、池底、池岸等均應考慮其多樣及變化,此外,為了增加生物棲息場所,可於池中設置堆置物或生態島。

 

校園大喬木茄苳,可形成極為優美之景觀


四、生態水池中適合栽種的水生植物

1.沉水植物:聚藻、馬藻、水車前。

2.浮葉植物:台灣萍蓬草、小杏菜、龍骨瓣杏菜、印度杏菜、水雍、芡實。

3.漂浮植物:青萍、紫萍、水萍、滿江紅、槐葉萍。

4.挺水植物:南國田字草、水蕨、水紅骨蛇、紅辣蓼、蕺菜、三白草、水馬齒、長梗滿天星、石龍芮、圓葉節節菜、白花水龍、黃花水龍、白花紫蘇草、細葉水丁香、水丁香、水芹菜、半邊蓬、野慈姑、水竹葉、鴨舌草、多花鴨舌草、石菖蒲、長苞香蒲、香蒲、畦畔莎草、牛毛氈、荸薺、水毛花、水禾、開卡蘆。

5.水岸植物:水丁香、紫芋、三白草、木賊、大安水蓑衣、水竹葉、毛茛、過溝菜蕨、黃花水龍、水柳、穗花棋盤腳、稜果榕、水同木、雀榕、茄苳、九芎、血桐。

6.岸邊石縫植物:紫萁、木賊、過溝菜蕨、腎蕨、車前草、石菖蒲、鐵線蕨、海金沙、越橘葉蔓榕。

五、校園中適合種植的植物

校園中可因生態及景觀功能之不同,而選用特定植物,以下所列植物可供校園作為生態綠化之參考:

(一)喬木:朴樹、香楠、大葉楠、紅楠、欖仁、土肉桂、福木、台灣海桐、青剛櫟、茄苳、楊梅、烏心石、杜英、無患子、水柳、九芎、黃槿、白雞油、水黃皮、森氏紅淡比、台灣欒樹、大葉山欖、瓊崖海棠、正榕、雀榕、牛奶榕、樟、楓香、珊瑚樹、榔榆、台灣櫸、木荷、大頭茶、肖楠、山棕、毛柿、穗花棋盤腳、山櫻花、銀葉樹、鐵色、鐵冬青、台東蘇鐵、竹柏、蘭嶼羅漢松、台灣五葉松、台灣海棗、羅氏鹽膚木、象牙樹、流蘇樹、食茱萸、賊仔樹、水同木等。

(二)灌木或綠籬:台東火刺木、林投、小實女貞、火筒樹、山芙蓉、山黃槴、七里香、春不老、珠砂根、台灣野牡丹、楓港柿、台灣赤楠、草海桐、白水木、鵝掌藤、厚皮香、厚葉石斑木、海桐、福木、象牙木、厚葉榕、苦檻藍、苦林盤等。

(三)藤本:地錦、馬鞍藤、濱刀豆、港口馬兜鈴、飛龍掌血、歐蔓、薜荔、金銀花、毬蘭、魚藤、猿尾藤、玉葉金花、爬森藤、華他卡藤等。

(四)一般地被植物:台灣百合、月桃、腎蕨、馬鞍藤、車前草、木賊、兩耳草、類地毯草、狗牙根、魚腥草、普拉特草、蛇莓、石菖蒲、越橘葉蔓榕、雷公根、馬蹄金、堇菜、土丁桂、倒地蜈蚣等。

(五)濕地及近水域植物:野薑花、香蒲、水柳、三白草、穗花棋盤腳等。

以上植物之選用,如能配合當地地域性、海拔及民俗特性等條件,將更能符合營造地方特色之植被。


六、校園生態之經營管理

海州常山是常見的灌叢植物,適合於校園栽植,為極佳之蜜源植物。

校園環境如能朝原生物種多樣性方向營造,將有希望造就一符合當地生態環境之學習場所,不僅具有野生動植物,亦具有美化景觀功能。校園植物之栽植,應以種植樹苗或種子播種方式種植為主,方可達到物種易於適應環境及教育之功能,如非必要,儘量無須進行大樹移植或種植大樹。

校園生態環境之營造非一蹴可及,需經長時間經營與管理,而為期達到永續經營之功效,則宜於規劃、施作及後續管理等各階段均邀請全校師生乃至社區人士直接參與,從一開始即邀請大家共同栽植原生植物、培養關心校園環境之興趣與態度,並鼓勵其參與施作,養成大家以擁有校園美好環境為榮,並建立校園生態文化,以利長期之經營與管理。

金銀花屬蔓藤植物,花色可由白轉黃,且具香味。 火炭母草可在校園形成地被景觀。 雷公根及馬蹄金為美麗之地被植物。

七、結語

生態系統之形成極為微妙且複雜,各校均有其獨特之生態環境,如能於營造過程中以尊重自然運作之原則處理,則必能找回當地原有之生態景觀,進而達到生物保育及永續利用之目標。而尊重自然最具體之作法就是種植當地之原生種植物,當適應校園環境之原生植物欣欣向榮時,校園生物多樣性之景象因而形成,校園即可成為師生生態學習及體驗最好的場所。

原生植物具有教學、觀賞及生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