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夥同社區推動永續發展 

 文、圖: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 陳建志教授

 

社區總體營造的重要

    生物多樣性保育是人類所面臨最重要的環境議題之一,設置保護區是維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經營模式,傳統的經營模式大都是政府直接操作經營,藉由科學知識收集以排除人為的干擾。這種管理模式在許多地區跟在地居民及其他資源利用活動產生許多衝突。因此,國際保育社會主張與在地社區,建立夥伴關係甚至將其納入經營管理機制中,所謂的參與式的保護區經營管理。 1990 年代後期,參與式的門徑逐漸成為保護區經營管理的重要趨勢,許多地區都出現主管機構與在地社區或權益關係人分享經營管理權力的共管保護區案例。
    古巴在1990年蘇聯解體後,遇到石油進口受限,古巴透過社區營造培養簡樸生活共同信念,從依賴石化殺蟲劑和化肥的大型農場之種植型態,成功轉變成小型有機農場和都市農園,進而成為永續社會。古巴在資源匱乏條件下,透過社區力量渡過危機並落實永續發展。常被引用為資源匱乏的臺灣面臨全變威脅,落實永續發展的楷模。特別是貧富差距落差越大,偏遠地區社區的永續發展,更是社會安定的原動力。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年提出「社區總體營造」一詞, 透過縣市文化中心及各種文化工作與相關團體,推動社區實質環境之改善工作,企圖透過社區文化推展以凝聚社區意識,重建社區倫理,進而推動地方產業轉型,改善社區環境品質,而達成以社區為生命共同體之目標。
    社區是庶民活動場域,社區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適宜空間,也是推動環境教育的實務單位。社區居民透過環境教育改變環境素養並採取環境行動,並維持社區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社區永續發展要先瞭解社區面臨處境,並且要以在地化的思維及全球化宏觀來因應社區面臨的問題。
    國內外的社區活動,都源自激發居民的自主性,以建立自己居住的環境、社會與生活,居民應該要了解自身對社區的需求和期盼,主動挖掘問題與優勢,和週遭的人事及環境取得良好的互動。社區民眾共同面對並解決社區實質存在問題、滿足彼此維持生存、生計與生活最基本的需求,是人類組織社區的目的。社區環境教育是指聚居在某一特定區域的民眾,為了追求與維護人類基本生存與發展,社區民眾普遍需要住在一個能滿足本身基本生存及促進身心均衡發展的環境。
    社區居民參與凝聚共識對於環境規劃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社區環境經營應以永續發展為目標,而不能只強調環境開發與經濟發展,要以維護社區原有生態及人文特色為主要目標。如果臺灣各地社區能營造具特色環境教育產業,自然形成具臺灣整體特色的環境教育資源。這些論述都顯示社區參與保育及環境教育工作,對社區的永續經營是很重要的作為。

生態社區營造

    大家熟悉的瑞柑生態村,就是學校以生態保育方式經營校內及周邊社區環境,並將教學活動擴張至瑞芳山系而發展出瑞芳山河海交響曲課程。埔里的桃米生態村也是以濕地經營為主軸,透過青蛙與蜻蜓兩類群生物解說以呈現社區生物多樣性,推行類生態旅遊的方式招徠遊客。
    九二一大地震後,生態旅遊在臺灣各地蓬勃發展,生態旅遊被視為災後重建與生態保育的特效藥,因為大家對生態旅遊的誤解而濫用。其中主要癥結在於災後重建強調經濟發展,缺乏永續國土理念,加上惡性競爭與社區營造脫節,形成臺灣生態旅遊的困境。
    目前臺灣生態旅遊或民宿景點,都是歐洲園藝景觀加上販賣咖啡及花茶,不但沒有鄉土味道也無法營造經營特色。同時為了製造賣點吸引遊客,經常舉辦「季」或「祭」等大拜拜活動吸引人潮,最後商業化破壞旅遊品質。因此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時需重視傳統產業的維持與發揚,創造傳統文化與自然生態結合的生態旅遊賣點。甚至原住民傳統狩獵技能的展示、狩獵生活的體驗及狩獵精神的傳承,都是很好的生態旅遊形式。
    社區或業者發展生態旅遊活動時,要透過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產業或周邊社區建立夥伴關係,彼此相輔相成形成分享生態旅遊收益。因此要經營定點休閒形式的旅遊型態,並結合夥伴關係形成輻射狀遊憩點,不要家家戶戶辦民宿而放棄原有產業。為了永續經營吸引遊客,經營者須先營造讓遊客激賞迷戀的環境與情境,再慢慢把解說與環境教育活動融進來,才能讓遊客感動之餘又能吸收知識。
    目前有些生態旅遊地或社區營造,常因過度期待公部門的經費補助而無法自給自足經營,斷送永續經營契機,因此在社區總體營造上需規劃獨立經營的作業模式。
    安全、衛生、守法是生態旅遊過程中的基本要求,因此涉及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必須在合法情境下才能列入經營項目,同時與動物福利有關的動物保護法也要遵守。與遊客切身感受有關的棉被、衛浴、伙食都必須滿足遊客需求,至於緊急救援系統及路線都須善加規劃。
為了永續經營及社區總體營造,社區或業者必須提供包括網路在內的統一對外窗口,並且結合媒體推銷社區產業。千萬不宜惡性競爭,要共同創造口碑讓遊客喜歡。


社區環境教育產業化面臨的困境

    社區發展環境教育產業面臨著生態環境的破壞、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極端氣候的災難壓力、污染及過度開發等環境問題。這些問題可透過生態環境經營與教育改善。但是因人所引發的社會問題往往是社區環境教育產業化面臨的較大困擾。
    新北市金山區的八煙因地熱噴發煙霧裊裊而得名,八煙聚落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北邊與金山市區交界之迎風面,南高北低盤據著魚路古道居高臨下要衝,八煙周邊展望良好自古即有「八煙望洋」景觀。八煙的傳統產業有水稻、茶、旱作、硫磺及魚路古道帶來經濟活動,自古以來就是台北盆地北邊重要經濟活動據點,因此留下豐富人文生態特色,也是推動環境教育、生態旅遊、工作假期及永續環境的極佳場域。
    目前八煙聚落謹存少數幾戶人家,彼此之間也有親緣關係,可見目前世居於此的當地住戶民風淳樸保守,也因此才保存著半世紀前的優閒農村聚落。目前八煙聚落已有新北市八煙三生發展協會在推動聚落相關活動,但對聚落永續經營的運作並不熟稔也未形成共識,需有經驗的社區營造組織或主管機關從旁陪伴。特別是在聚落總體發展上的走向,是要經營優閒慢活聚落環境,還是為遊客打造的經濟型聚落型態?這些都需要聚落居民嚴肅面對的議題。八煙聚落要發展成遺世獨立的生態村?還是人來熙往的風景區?或是兩極中庸?都需要八煙聚落居民的實質參與及主管機關睿智輔導。當聚落共識與永續經營策略未臻成熟,水中央的湖光山色引來失序訪客,封村是社區居民無奈地抗議。類似事件在臺灣各地層出不窮,形成這種現象的因素包括:

1.敷衍了事只做表面功夫
    臺灣社區營造有些只是期待公部門的資源補助,而不務實從社區內部主動省思改革,因此社區只是配合政府部門辦理競賽或活動,最後只是虛應事故,而無法對社區永續產生實質裨益。
    同樣狀況也發生在世界各地,臺灣的關鍵評論網邀請日本推動地方創生的Area Innovation Alliance代表理事的專家木下齊,以及有實際參與空間改造、商店街營運經驗的村瀨正尊和熊紀三夫,分享他們近10年在日本推動「地方創生」遇到的問題,木下齊多年的觀察發現,地方商店街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使用自己的營收」來做商店街營運,這在當時被視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錢不夠就申請政府補助。政府補助就像吸毒一樣,讓地方過度依賴補助金,變成惡性循環,雖然這當中仍有好的案例,但也讓很多地方都漸漸變成「伸手牌」的地方創生。他考察過歐美的地區活化案例後發現,真正能夠做得好的地區,都不是接受國家的援助,而是當地人能在當地經營自己的事業、有地方的收入獲利和資金循環,獲利後再回頭投資地方,而非為了一直拿政府的補助,反而把力氣和時間都花在做應付官方績效的事務上。
2.觀摩模仿社區特色不易營造
    觀摩考察學習他山之石以做為社區總體營造參考,但是有些社區往往不假思考社區特色與需求,只是方便行事依照其他社區做法照辦,而形成制式化的社區風格。埔里桃米社區及鹿野永安社區,每年均接待大量的社區參訪團體,相對的作法與措施常是參訪者拷貝目標,因此失去創造社區特色契機。
3.漳泉械鬥情節
    臺灣位處大航海貿易的樞紐位置,而形成多元族群融合的社區,然而以漢人為主要族群的臺灣人,常以血緣關係遠近及利益瓜分來解決社區推動環境教育所面臨的問題,而不是以社區整體利益為訴求。有些社區在災後重建或社區營造歷程,開始時因經濟狀況不佳反而共犯難互相合作協力推動社區環境改造。當社區環境條件逐漸改善後,卻為追求私自利益互相抵制作對,無法共享環境改善後的成果。社區領導人員與鄰里幹部因理念與利益衝突互相對立的情形,在臺灣各地嚴重干擾社區永續經營,這種不能共享成果的多頭馬車現象,宛如漳泉械鬥情節造成社區推動產業的最大隱憂。
4.經濟型社區發展的迷思
    在臺灣的社區總體營造過程中,常以吸引遊客進入社區消費改善社區居民經濟生活為主,一切社區發展以顧客至上為導向,而忽略改善社區環境之初衷,落得為外地人營造環境,而不是改善社區內部生活條件。最後社區常發展成商業導向景觀,原有生態環境與淳樸民風破壞殆盡而喪失原有誘人風貌。
5.陪伴團體的角色定位錯亂
    社區環境教育產業發展應以社區在地居民自行主導並承擔成敗責任,但是有些社區在地居民自發性不足或缺乏具備領導社區發展的領袖級人力,因此常需借助陪伴團體、夥伴組織或是學者專家輔導。這些陪伴輔導團體具有階段性任務,在陪伴輔導工作結束前,應該協助社區養成社區營造人才,並協助建立社區總體營造機制與組織。
    然而在台灣不少社區營造案例中,陪伴團體、非在地組織與進行專案研究的學者專家,往往只跟社區形成土地場域租借關係,但在實際操作上則架空在地社區與居民,甚至取而代之事件時有所聞。最後陪伴時效或專題研究案結束,陪伴輔導者退場,拋棄無助的社區陷入萬劫不復的情境。
    有許多案例是社區內部成員理念與利益衝突,陪伴團體雖具備優勢的知識與操作能力,在進場之前應仔細評估是否能能有效輔導社區自主運作,若無法輔導社區養成自主操作社區議題,千萬不要貿然介入攪動社區原有平衡狀況。
推動社區環境教育產業,最主要是社區呈現真實生活的場景作為環境教育題材與場所,如此才能呈現在地社區特色,當然社區自主操作環境教育產業,才是社區環境教育產業永續經營的不二法門。

學校參與社區永續發展

    為強化大專校院與區域連結合作,實踐大學社會責任,培育對在地發展能創造價值的大學生,教育部自106年啟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引導夥伴學校師生組成計畫與執行團隊,在區域發展上扮演關鍵的地方智庫角色,主動發掘在地需求、解決問題,透過在地優勢分工合作,協助區域整合,帶動中小企業及社區文化的創新發展;藉由學習的過程,也讓大學生感受到「被社區需要」,凝聚對區域發展的認同。計畫四大核心目標:1.強化區域產學鏈結,協助在地產業發展與升級。2.連結區域學校資源,協助城鄉教育發展。3.整合部會與地方政府資源,挹注在地發展。4.落實大學社會責任,推動師生社會創新。
    整個計畫可看出教育部期望由大學的學術活動能量帶動在地產業創新發展與技術盤點、升級,研提可行實踐方案提升在地價值,並培育學生具備實踐及行動的能力。除了大專院校外,12年國教各校制也逐漸走上社區化,許多地區中小學校閒置空間也成為社區活動中心,凝聚社區共識的場域。
    學校社區化係指學校調整經營觀念向社區開放,使其成為社區的中心。各地學校擁有最多的社會公共資源,包括人才、經費和空間,應根據各自的條件,設計出一套機制將學校對於其所在地的社區開放,從閉鎖在圍牆內的集中教育環境,開始透過社區學習計畫和外界社會交流互動,讓學校能夠成為社區社會所擁有的學校,成為帶動文化和社會學習的中心,提昇地方的形象與實質的建設,也為學校本身帶來活力和生機。學校與社區的關係複雜多元,隨雙方特性不同而異。學校通常能與社區互相提供人力、技術知識與物力的服務。
1.人力資源:
學校跟社區都可以互相提供環境整理與服務學習的人力,辦理各種社區藝文活動及辦理各種社區成長研習,學校可提供專業教師長才協助辦理,有時社區也會提供專家協助。例如很多社區有藝術家駐村,帶動整體產業與社區藝術素養。許多社區推動食農教育,學校通常提供課程及理論師資人力,但是社區能提供實務體驗的專業人力與場域,兩者搭配理論與實務兼顧。
2.技術與知識資源:
通常學校可以擔任專業諮詢服務的角色,以解答社區居民的問題,社區常有產業專技人員,可以提供學校實務經驗。同時學校建立社區學習網絡,提升社區整體文化素養。政府機構不同部門都有扶持社區發展的補助計畫,許多學校透過專案計畫推動,協助社區建立永續發展基礎。例如新北市建安國小,在施行環保局計畫辦理小安坑社區環境資源調查案,透過學者協助盤點小安坑社區環境資源,以最具特色的螢火蟲生態資源連結三峽特色茶產業,而發展「火金姑茶」產業。
3.物力資源:
社區最好的戶外教學場域,學校的物力資源則透過學校場地的開放、設備的租借等來實踐,讓許多閒置空間充分發揮其功能,以免淪落蚊子館而遭非議。

建安國小及小暗坑社區的茶園與螢火蟲棲地經營管理觀摩

臺北市湖山國小的校園棲地經營管理觀摩

 

    綜上所述,學校在社區永續發展中若扮主動角色,則學校透過和社區產生良好的互動,將可促進學校治理績效,亦可提升社區發展層次。無論是何種角色的扮演,學校和社區的結合應是以雙方面的利益兼顧為主軸才是永續之道。
    新北市三峽區建安國小因發展生態學校,而結合周邊生態環境發展戶外體驗教學活動而聲名大噪,慕名來參加體驗活動的親子人潮帶入相當資源。學校當局更進一步盤點社區資源,協助小安坑社區發展火金姑茶,期望藉由「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穩定社區生活增加經濟收入,刺激年輕人返鄉生活,進而穩定學生來源有利於學校經營。
    新北市貢寮區豐珠國中承租雞母嶺蕭家百年梯田作為教學場域,偕同經營水梯田農耕產業,並創造更多的附加產值。學生透過參與水梯田生產歷程的體驗,無論是領域知識的增加、議題素養的累積、為人處事態度的成熟及解決問題能力的精進,誠屬難能可貴。農家可解決人力匱乏的困境並維護傳統產業特色的持續,都是形成雙贏局面的最好形勢。
豐珠國中利用社區農戶水梯田進行體驗教學 豐珠國中校長陳紅蓮(粉紅衣者)身體力行率領學生進行豐珠米收割作業
   

    臺北市陽明山區的湖山國小將學校空間與社區環境整合經營,讓周邊連結成適宜生物多樣性棲息的環境,同時整合學校人文生態特色推動假日遊學活動,引入外來資源嘉惠社區產業,穩定學區人口。學校治學績效佳,吸引越區就讀學生維持穩定學生來源。
    學校與社區具有共存共榮關係,建立互惠的夥伴合作,透過社區總體營造,形成社區意識,鼓勵師生主動關懷社區並參與社區服務,造就生命共同體達到永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