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校建築新概念:循環型校園空間

從真實的學習(Authentic Learning

真實世界學習(Real-World Learning

何昕家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助理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環境教育研究所    博士
國立高雄大學 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  碩士
 中等教育 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視覺藝術)

 

      近年來,學校因少子化的因素,與現今大多學校設置規模,產生相當大的衝突,當時為了教育普及化,廣設中小學,而為容納當時的學生,校園環境建築空間需要一定的規模,但今非昔比,大多數的學校出現因少子化產生了餘裕的建築空間;這是一個時代性的議題,但是需要透過新時代的思維來回應。而目前,大多用語均都以閒置來形容這些空間,而對筆者而言,這些校園空間並不是閒置,而是在環境與時代變遷之下,目前空間還沒找到適合的使用方式;筆者舉一個例子,這一陣子,循環經濟儼然成為國內外重要的趨勢,其最重要的概念是要顛覆大眾對於垃圾的刻板印象,循環經濟談的是沒有垃圾這個詞,而是資源沒有放對地方,所以循環經濟提到所以的產品都要回到兩個循環圈,一個生態循環圈,另一個是生產鍊的循環圈。而透過循環經濟啟發,筆者將同樣思維,延伸入校園空間,對校園空間而言,也是如此概念,校園空間是沒有所謂閒置,而是使用者是否有把校園空間納入學校整體,因此筆者在此提出一個學校建築的新概念,循環型校園空間,在此概念中,需要把以下幾個思維與想法,進而去看所謂的閒置空間,如此學校對於這些空間會有更深刻體悟。


思維一:回到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思維

    十二年國教是目前臺灣未來最重要的教育革新,包含以素養為導向,更多新式的教學法,引導學生學習動機,保有學生學習興趣,這些大多是目前學校面對十二年國教,課程正在調整、深化與精進,在學校思考學校本位課程時,同時也可以思考,面對這樣新的教學方法、教育思維,回到學生學習上,學校是否可以利用因少子化產生的空間,規劃設計為利於新式教學法的空間,例如:可以方便討論、實作、展演…等多元使用;或是,回應校訂課程、特色課程、主題課程…等教學、展示空間。以上這個思維是學校目前面對這些空間最重要的思維。


思維二:全面了解校園空間學習舒適現狀   

    校內可能某些教室會因為日照、不通風…等因素,造成學習空間不舒適,學校也能趁此機會,全面檢視校內學習空間,將不舒適學習空間進行調整,而以學生學習為優先考量,可能讓因少子化產生的空間,是較舒適適合學習,調整給原本教室不舒適的學生進行使用。

思維三:優先與在地社區合作使用

    因少子化產生的空間,可能可以思考如何與在地社區進行結合,透過與社區達成共識,校內也進行空間使用調整,讓社區使用與學校教學不會產生衝突,例如:社區長青學習、交流…等,也能形成一種代間教育方式,而國內成功案例為隸屬高雄醫學大學附屬大同醫院的大同社區健康發展中心,是近年第一個利用校園閒置空間作為長照中心的成功案例。大同社區健康發展中心7年前為開設高齡健康促進課程,與緊鄰醫院的大同國小洽商,承租教室。至今,中心已開出500堂課,約有1∼2萬人次上課。而後,發展中心便將課程營運發展為日照中心。

 

(引自https://npost.tw/archives/40005)

思維四:與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或非營利機構(Nonprofit Organization)協作

    若有機會,學校也能與NGO、NPO組織合作,往往這些組織,其營運經費上均都較緊張,因此是學校因少子化產生的空間,能與這些單位合作使用,不僅能帶給學校人脈與外部資源,也能讓學生了解到這些組織的公益性與社會性,同時學校也是盡一部分社會責任。


思維五:與營利單位合作

    最後一個思維便是與營利單位合作,但這需要周全的規劃,才能產生雙贏得效益,透過與營利單位合作,便能有機會為學校自籌部份財源,也有可能透過合作收入,支持弱勢學童相關費用,因此僅要有周全規劃,與營利單位合作也是一種思維與選項。

   

    透過上述五種思維,筆者對於因少子化產生的空間,提充一種新的觀點與看法,也就是過去往往用閒置空間看待因為這樣的社會變遷產生的新議題,而衍生的新的空間模式,因此處理閒置空間就好像變成燙手山芋,透過筆者陳述的內容,希冀能帶給學校建築有一新的思維,也就是無論是學校建築、校園環境空間,均是一種「循環型校園空間」,學校建築有其生命週期,但學校建築的生命週期取決於其安全性、自明性…等因素,而在其生命週期內,我們應該要用「循環型校園空間」觀念看待,此觀念背後最深刻的意義,在於學校空間使用者,應需要將學校環境視為一個整體,而校園空間為不同的個體,不同個體間均有其相互支持、影響…等關係,而校園空間並不會閒置,只是使用者如何思考其空間使用模式,以及其彈性搭配與調整,但是最終一定是要以學生為中心來思考其循環型校園空間,以教育為依歸,畢竟這是學校環境,思考其循環型校園空間時,其教育性與教育意義,也是相當關鍵與重要的核心價值。 


     在其上述核心價值下,我們更是需要更深一層思考對於循環型校園空間的另一個深層思考便是這些校園空間的教育意義,延伸出從真實的學習(Authentic Learning)到真實世界學習(Real-World Learning)的脈絡,我們的學習,從工業革命後,由於工作專業分工,而學科知識也邁向分科,由於科目的劃分,以及學習越來越快速的社會發展脈絡中,我們的學習也漸漸與真實世界越來越脫節,而在2000年時,由Molly Nicaise、Terresa Gibney and Michael Crane三位學者提出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Authentic Learning: Student Perceptions of an Authentic Classroom(邁向與理解真實學習:真實課室中學生的覺知),真實的學習主要側重於當代現實環境複雜的問題,以及其解決問題的方案,而真實的學習包含以下幾點特質,如對於資訊具備其批判思考能力、充滿耐心溝通協調、勇於面對不熟悉智識、跨學科的學習。直到近年,在英國提出真實世界學習(Real-World Learning),真實世界的學習包含五個重點,分別為理解知識、面對未來、連結經驗、轉化與內化、價值。
    透過上述,回想國內外重要教育趨勢,包含聯合國永續發展教育、國內的十二年國教、戶外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等重要教育趨勢,無論是議題或是學科,均漸漸重視真實學習或是真實世界學習的重要性,希望將學生學習與真實世界緊密相連,這樣無論是知識對於學生的黏著度,或是學生對於學習知識的有感,會更加顯著,而學生也更有機會透過所學知識面對社會上的重大議題。
    尤其在國內未來十二年國教推動,素養透過教學培養,相信真實環境絕對是相當重要的媒介、教材,也就是透過真實世界學習、探究、實作…等方式,讓學生所需要的素養從中提昇,呼應杜威做中學,更強調的是真實世界做中學,透過此,相信可以讓學生更能深刻學習。

    最後,想要針對真實世界學習中的真實概念,真實世界學習中,所提到的真實,在個人的觀點認為是盡量低衝擊、影響與干擾,也就是當在尋找真實世界學習的媒介與素材時,盡可能不要透過相當刻意營造,但有時這也是很兩難,也就是這個真實世界的學習,所提到的真實是人造的真實,還是自然的真實,當然,最佳的學習環境是已自然的真實為最能深刻學生的學習經驗,而退而求其次,則是人造的真實,而在人造的真實背後,就必須透過教師引導思考人造真實背後的意義,以及需要學生反思之處。而,真實世界的學習,背後的真實,是否為真的真實,這是需要教學者不斷自我反思,這樣才能有助於帶給學生最全面的了解。
    到底,什麼是真實,這或許是個非常哲學性探究,但回到提出真實的學習、真實世界學習,都是為了學生學習出發思考,讓學生學習不在僅在書本上,而書本上的學習也是重要的,但是透過真實世界的學習,讓學生能了解知識與真實界世界的關係,更能讓學生所學的知識內化,進而面對社會上多元議題並是圖解決。
    本文至此,從過去對於閒置空間的觀點,進而延伸到循環型校園空間,最終收尾在在真實的世界學習,無疑的筆者想要傳遞校園環境、空間是學生最重要且長期親身接觸與經驗的媒介、平台,希冀身為教育現場的師長們,能深刻了解到,校園環境空間是最能帶給學生不同生命經驗的重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