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保可夢-原生種野生動物的保育」教學活動設計分享

復興國小 呂晟智

前言

 臺灣是一個坐落於亞洲大陸東南角的島嶼,受到歐亞板塊及菲律賓海板塊推擠而形成,過去受到冰河期、季風、洋流、植被等各種因素影響,加上島上具有鄰近地區缺乏的大範圍高海拔山區地帶,故生存於島上的動物具有很高的多樣性及特殊性。然而由於人口眾多、密集的農業、工商業發展等因素,導致現今許多原生動物面臨了不同的生存困境。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的概念在1986年被提出,涵蓋了基因、族群、物種、生態系到地景等生命型式,具有生態、經濟、科學、文化等重要而無可替代的價值,是人類永續發展之基礎。然而目前全球生物多樣性正在快速流失,為引起全球的重視及解決此重大問題,1992年6月在地球高峰會議之後,有180個國家先後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維護各國國內的生物樣性保育工作,並以永續的方式利用生物資源。台灣雖然並非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但此公約關乎人類福祉,且台灣屬於海島型國家,具備相對特殊的生物相,此一獨特資源更需要刻不容緩的保護,合乎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公共政策與民間觀念也有更積極推廣的必要性。

關於國小部份的生物多樣性教學,分別可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及社會領域中被提及,然而較著重在原生物種介紹以及整體性的環境議題探討,針對個別原生動物的保育議題則較少提及,本教案以近年頗為熱門的「寶可夢」手機遊戲作為連結以及引起動機,透過對各種原生動物的生態習性與生存困境的連結,提高學生對原生動物的認識,並體會其迫切的生存危機,希冀能增加其在環境議題上的行動力,並更加愛護鄉土環境與資源。

大概念:

原生動物因為不同的習性或棲息環境,面臨到不同的生存困境,需要合適、可行的策略進行保育。

關鍵問題:

1.原生動物的生態習性與遭遇的生存困境有何關聯?

2.有什麼可行的保育策略可以幫助原生動物解決生存困境?

學生能知道的知識:

1.能知道不同原生動物的棲息環境、生態習性有很大的差異。

2.能知道因不同的生態習性,各種原生動物的生存困境需要不同的保育策略。

 學生能做到的技能: 

1.能透過生態習性的描述,推測原生動物面臨的保育困境。

2.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節能減碳、垃圾減量、支持友善農業等行動來保護野生動物。

能力指標:

環2-3-1 能瞭解本土性和國際性的環境議題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自2-3-2-2 觀察動物形態及運動方式之特殊性及共通性。觀察動物如何保持體溫、覓食、生殖、傳遞訊息、從事社會性的行為

及在棲息地調適生活等動物生態。

自5-3-1-1 能依據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做最佳抉擇。

社1-3-10 舉例說明地方或區域環境變遷所引發的環境破壞,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海5-3-7 探討河流或海洋生態保育與生活

的關係。

教材內容結構:

(一)第一節→石虎的返家之路以保可夢的形象與原生動物做連結並引起動機。以特生中心製作的「大

地的孩子-小石虎返家之路」影片作為教材。最後透過討論與發表,連結石虎生態習性會導致何種的

生存困境。

(二)第二節→食蛇龜的虜蛇人生以公視製作的食蛇龜影片片段作為教材,引導學生將食蛇龜的生態習

性紀錄在學習單上,透過討論與發表,歸納食蛇龜習性,並將生存困境做連結。並歸納生態習性與困

境的關連性。

(三)第三節→認識其他保可夢分組進行定向運動,找出藏匿在校園內的動物牌,紀錄其種類與習性。分組個別閱讀這些動物的

文本資料,從文本中找出原生動物的習性,並預測其可能遭受到的生存困境。最後歸納哪些是常見的生存困境。

(四)第四節→動物保育小尖兵觀看「動物悲歌-生物多樣性的消失」影片,激發學生對於保育的同理心。並列出上節課歸納的保

育困境(過度利用、污染、外來種、棲地破壞、人口激增),討論合適的保育策略。最後教師與學生一同討論,是否有目前可

以做到的保育行動,在班級或家庭實行。

本單元各節次學習活動設計的重點

 

節次

學習重點

學習活動

評量方式

 

第一節

1.能認識石虎的生態習性。

2.能理解石虎不同習性造成不同的生存困境。

1.投影片解說

2.影片欣賞

3.小組討論與發表

口頭發表

小組討論

 

第二節

1.能認識食蛇龜的生態習性。

2.能理解食蛇龜不同習性造成不同的生存困境。

1.影片欣賞

2.小組討論與發表

3.口頭發表

口頭發表

小組討論

學習單

 

第三節

1.能認識黑鳶、中華白海豚等10種原生種動物。

2.能學習從動物的生態習性推測其生存困境。

3.能歸納出常見的動物保育困境。

1.定向運動

2.小組討論與發表

3.習性與困境的歸納

口頭發表

小組討論

學習單

 

第四節

1.能討論並發想解決動物保育困境的方式。

2.能認識在生活周遭可以做到的保育動物策略,並確實執行。

1.小組討論與發表

2.口頭發表

口頭發表

小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