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環境變遷的教學

圖、文:陳楊文


新北市某小學六年級學生,進行畢業環島校外教學,上午10點左右行程到了中部的合歡山,遇到了下雪,雖然寒冷,但對於亞熱帶的小孩來說,是難得的體驗,師生雀躍不已。中午下到平地並南下台東,在大武遇見了高溫達攝氏33度的焚風,為怕了中暑躲在車內與屋內不敢外出。 

在一天之內,從冰點以下到高溫中暑,就發生在2013324日的寶島1。只是在進行這樣的教學前,是否要同時準備防寒的雪衣與消暑的泳衣?

(1 資料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玉山下雪-台東焚風-反常三月天-213000501.html)


故事還沒結束,這群學生回到學校後,要面臨的挑戰是限制用水。 

學校的用水來自於南方的石門水庫,由於今年冬季雨水不夠,若不再下雨,估計最快一個半月後水庫就會見底2。這對於該校學生來說,這幾年來已經不算是新聞了,水庫不但有缺水的問題,長期以來水質也令人堪憂,但只要不缺水就讓人感恩的了。

(2 資料來源: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r/25/today-life1.htm

印象所及,前一年(2012)還算風調雨順,更前一年(2011)的四月,石門水庫的水位降至224.54公尺,蓄水的容量只剩下35.64%,創該年蓄水的新低3

(3 資料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4/19/n3232699.htm)


 以上的場景,雖然學校旅遊是虛構的,但是所有的氣候數字都是來自確實的紀錄,反映我們這一代人所面臨的氣候現況。我們雖然無法精確的預測將來的氣候真正會變成甚麼樣子,但是卻可能看到氣候變遷的可能趨勢。 

如今我們在談整個氣候型態變化的情勢,必須先認識這十幾年來影響全球的減碳運動。簽署於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國際公約,到去年2012年面臨屆滿,但因為新的減碳公約還未形成共識,因此時效上又被延續到2020年。 

而當初在說服各國簽署此公約的最大因素,是全球暖化的問題。在這十多年來,確實全球平均溫度有增高的趨勢,但往往在世界各地不單單遇到的是過熱的問題;在冬季所發生風雪更是常破紀錄,下雨也不均勻,不是旱災就是澇災。 

剛開始大家會說這是氣候型態的改變(climate change),隨著大雨大旱、高溫低溫的發生頻率增加,更會聯想到的是極端氣候型態(extreme climate pattern)的形成。或許造成的災難的氣候紀錄,不見得每次就是破紀錄的新高,但如加上環境的變遷,往往經過我們所開發的環境,成為無法忍受極端氣候衝擊的安全環境,反而適得其反,把原有具有生態保護的功能,能減緩極端氣候的環境型態改造,使得環境更脆弱、更容易發生災害。譬如,河川旁的溼地空間,可以緩衝暴雨來的水量,一旦開發舖上水泥,這個空間就沒有蓄涵水的功能,反而將水排到更低漥處,可能造成下游更大的水災壓力。 

儘管憑著這幾年來的氣候變化,還不敢斷言暖化就是造成極端氣候的主因,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觀察到極端氣候在全球發生。如2011年是極端氣候盛行的一年,也是有紀錄以來最溫暖的15個年份之一,包括美國德州破紀錄的熱浪,英格蘭11月出現300多年來的第2高溫,以及泰國出現大水災等,全球暖化後益增極端氣候的出現機率4(4 資料來源: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l/12/today-int7.htm)


台灣百年來氣候變化的趨勢:極端?還是溫和?

我們都知道,氣象預報在越短的時間內,就越容易準確。在現代的科技下,可以很高的預測明日的氣候型態,一週內的氣候準確度就比較不準;而一個月的氣候預報,其準確度就可能與久住當地的居民經驗接近。 

因此我們在觀察氣候變遷時,很難能預期精準度,但我們可以觀察的是氣候趨勢:也就是氣候改變的方向。換言之,如果談到全球暖化,我們無法預測到今年就一定比去年熱,但是把時間軸拉長,或許每年平均溫度會有點起伏,如果能夠忍受稍微的不確定性,就可以看到長時間整個氣溫變化的趨勢。倒是造成暖化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變化,幾乎是每個月都可以看得到變化,一路攀升,還沒有一點下降的跡象5

(5  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每月濃度可參考網站 http://co2now.org/)


台灣從上上個世紀所留下的氣象資料,讓我們可以看見台灣氣候型態的變化,中央氣象局的「近百年氣候變化報告」6,從氣溫、降雨量與日照三個層面的紀錄,看台灣氣候型態的改變與可能的趨勢。

(6 資料來源: 我的E政府http://www.gov.tw/

在平均溫度方面,近百年來台灣的整體平均氣溫上升了0.8℃,惟平地的平均氣溫上升了1.2℃,而大都會區更是上升1.4 6,形成了所謂的「熱島效應」。所謂的熱島效應指的是,在同一時間中,都會區的溫度比周圍鄉村的溫度高。 

在日照時數方面,全台大部分地區均呈現減少的趨勢。如台北1901-1930年的全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48小時,而最近10(1999-2008)的全年平均日照時數則為1431小時,約減少了200小時6。我們往往會理解溫度是與日照成正比,中午日正當中最熱,但如與前面的年平均溫來比較,前者有增溫升高的趨勢;但奇怪的是,年日照量卻是減少的趨勢,這又該如何解釋? 

在降雨量方面,則各地降雨時數均呈現減少現象,但在降雨量卻無明顯減少,表示降雨強度(單位時間內降雨量)有增強趨勢6。換言之,有形成「平時不下雨,要下就下很大」的趨勢。 

科學家試圖在研究解釋這些氣象變遷的現象,但由於規模太大,充滿了各種變因的挑戰,慢慢得到這樣的解釋說明:「全球溫度若上升1度,空氣中的水蒸氣就增多7%」;「而空氣中的水蒸氣增加時,降雨強度增加2~3倍」7。暖化所造成空氣中的水蒸氣量增加,可能解釋日照的時間縮減。而同時水蒸氣的含量增加,卻又造成下雨強度的增強。(7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劉紹臣博士等)


從暖化到極端氣候型態

近十幾年來世界各國都在談節能減碳,會造成這樣全球化的運動,曾任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學者,英國的尼古拉斯史登爵士(Sir Nicholas Stern)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史登團隊在2006年所發表的《史登報告:氣候變遷對於經濟的影響》(The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倡言如果不去控制氣候變遷,將會造成的經濟的嚴重影響和風險,其所造成的影響程度,相當於20世紀初期的世界大戰與經濟大蕭條,因此應立即採取行動,每年付出全球GDP1%,用來減緩氣候變遷,避免因變遷所造成全球GDP20%損失的風險8。這個論述促成許多國家的節能減碳宣告,其具體的呈現是以國家主體,加入京都議定書的減碳目標。

(8 資料來源:《全球氣候變化的因應之道: 回應史登報告》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 

減碳或節能減碳的過程,不外乎是先盤點機構或國家整體排碳量,設定減碳的目標量,將此目標量分配到各項技術層面,並逐年採取各項減碳行動,再進行盤查檢視減碳的成果,修正或加強減碳的行動直到目標的達成。而英國作為減碳行動的發源國,確實也達到目標,甚至領先的局面,2011年英國減碳的成果已經比1990年基準線減少26.4%9,成為全球G8工業國的減碳翹楚。

(9 資料來源: http://event.businesstoday.com.tw/GreenPower/Topic/Article/36)


節能減碳的背後在於發展國家的綠色經濟,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這兩樣都是台灣所需求的,台灣高達98%的能源來自進口,等於是命脈掌握在他人的手上,而風能、太陽能,這些可再生能源除了是台灣自身所擁有的,其知識經濟更是將來促成台灣經濟轉型的重要關鍵。 

但是,從整個綠色經濟的發展來看,其發展的趨勢恐怕無法追得上氣候變遷所造成影響,以致於進一步的調適(adaption)的呼籲聲興起。兩者的差距,在於減緩(mitigation)往往是在舊有的基礎上,作調整或是改善的行動,而希望能對環境有所改變,減緩極端氣候的發生;而調適則意指著有面對環境的變遷,儘管變遷還未發生,則事前有所準備,類似防災的行動。 

以荷蘭為例,世人皆知荷蘭與海爭地,但在氣候變遷下,海平面增高與風浪增強,對其海堤的防護形成更強烈的挑戰,與其發展更好更強的築堤技術,或是想減緩自然的威脅,荷蘭人想得是還土於海,以技術去調適未來環境與氣候的變遷,如製造可漂浮的房子,當潮水進來時,房子會跟隨著海平面上升,而不至於被浪潮所淹沒。 

當傳統上的風調雨順已經慢慢消失,氣候型態在改變,甚至極有可能朝極端氣候的形態發展: 高低溫溫差大、下雨不均時,我們應該如何去學習調適未來的氣候型態?


建立對微氣候與環境的感知能力

既然環境與氣候都在改變中,首當其衝者是不動或少動者,如居住者與生長在土地上的植被。感受氣溫可以是應用在生活所需,如每日上學的衣著量與攜帶雨具與否,相較以往的硬性規定穿制服年代,現在的氣溫更是瞬息萬變,在春季交替時,許多地區一天內可能氣溫改變超過10度以上。劇烈變化下的溫度,不單是個人的身體健康受影響,也容易造成感冒傳染性疾病的流行。 

地理地形與居住環境會對微氣候產生影響,譬如台灣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北部沿海未受地形屏障的學校,就更會面臨冬季鋒面變化的影響,冬季保暖就會是重要的議題。相對地在暖化高溫的影響,衝擊大的是溫帶居民,無法忍受酷暑造成休克等現象。這種現象也可能發生在處於市中心,熱島效應高的校區,如該校綠化量不夠,微氣候氣溫偏高,一樣會影響學習的情緒。 

我國國民教育自小學五年級起,才開始學習氣候相關知識。但氣候變遷的影響是年年日日發生,在學習上應融入更低年級的生活教育中,而各校的微氣候型態不同,師長可將其長久居住的經驗,簡化成學生的知識與行動,更重要的是賦與學生應變的能力,也是傳統的答案式教學,如果AB、是CD


探索氣候變遷的影響

氣候型態的變遷會影響動植物,也逐漸形朔出新的生態環境。如植物的成長與花期都直接受氣候型態變遷的影響,處於農漁業生產區的學校,更容易觀察到這些由氣候變遷對生態(動植物)的影響,而這些影響會對經濟與社區構成消長因素,探索原因比較適合高年級學生的學習。 

而處於都會區的學校,可以由消費型態來探索氣候變遷的影響。人類的消費型態不離生態法則,在都市中,人處於消費的頂端,為維持生活不外乎是獲取物質與能源。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影響,如極端氣候「平時不下雨、要下就下暴雨」的下雨不均勻,嚴重影響水資源的取得,也是台灣如何善用水資源的挑戰。在能源方面,學生如觀察家庭與學校的整年用電量,就可以清楚,氣溫與使用能源的關連,進而思考其關連的原因。 

我們可以想像得到面對環境氣候的變遷,倡導節能減碳與低碳生活的行動不會是單一的議題,大家所面對的是一前所未有的複雜多元的問題,其本質是「混雜的(messy)」,然而傳統的教育偏重在「馴服與訓練(tame)」。適應環境變遷的教育本質將會是人的再工程議題(re-engineering ),換言之,要體認到先前在學校所受的教育知識是不夠的,更要擴展到社會與生活環境中去探索學習10。這樣的無標準答案的教學並不容易,但是在探索的過程,學生學習的是從生活中提出疑問,擷取知識,統合思考後,並討論與推論出可能的結果。有好的結果固然是人人所想獲得的,但過程更是學習能力的取得。

(9 資料來源: 《環境教育 如何解決氣候困境?》,2010/05/12,低碳生活部落格)


減緩與適應的教育行動

20年來,我們在中小學所努力的垃圾分類回收教育,以及10年來所提倡的節水節電教育,這些環保的教育,加上防災教育,都在幫助我們可以過著更永續性的生活。問題是這些生活中的教育是否能像語文、數理、藝術等,成為國民教育中永續的領域? 

當我們認識氣候變遷的現象與可能原因後,能有助於我們去調適未來的氣候變遷。學習面對環境所導致的問題,討論可以實踐的行動。這樣的學習過程,會是跨學科領域的、也會是從感知學習到內化與行動的。這樣的教育,可能不會有預訂的標準答案,卻會有統合與創新的環境行動結果,而無論行動的結果多寡,將可以成為正向的影響,回饋強化此行動內容,並擴散影響到他人。

譬如,當台灣的人口居住分布朝都市化集中,就表示有更多的居民會面對「熱島效應」的議題;而居住的時間如超過80% (每天超過19個小時)都在屋內時,我們怎能不關心居住的室內環境甚至校園環境?又譬如設計與建構綠建築等的議題,是整合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與數理(mathematics)等領域,此STEM 即為英國所提出的國民基礎教育,或許也提供該國成為全球減碳大國的教育基礎,我們可以預期英國接下來會輸出此種概念與行動,成為其永續經濟的一環。

環境與氣候的變遷既然是複雜多元的,且途徑充滿了不確定性,唯一的解決之道是作了就對了,在邊作邊學的情況下,慢慢建構出能夠反應環境需求的知識系統,學習如此,教學也可以如此。 

在全市許多師生的努力下,新北市的環境教育與教育行動已領先全國。如在教育方面,進行了三年的節能減碳教材網,由老師產出教育現場的教材與教案;在環境管理方面,低碳校園標章的設立與實施。無論是教學或經營行動都具有環境反應與系統行動的特色,也可以看出新北市的教育已正朝向調適氣候的行動邁進。 

只是新北市的幅員廣闊、地理環境多樣化,仿如台灣環境的縮影,在全面普及化與永續化仍需更多努力,但其成果將價值無限,給整個台灣的氣候調適教育開拓出一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