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陳建志教授∼談校園棲地 營造與教學

撰寫整理:新北市環教輔導團團員 焦妮娜

審訂: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教所所長 陳建志

圖:新北市環教輔導團團員 王瑞芬、焦妮娜

Q:什麼是校園棲地?

狹義的定義是學校圍牆之內的範圍,但我認為所謂的校園棲地應涵蓋到「週邊的社區」範圍;很多學校早已和社區融合在一起,目前在校園棲地營造中比較好的案例,我認為像是平溪國小或台北市的湖山國小。這些學校原本就沒有圍牆,而且學校附近緊鄰山坡與溪流,因此都配合這些環境營造了很好的學校棲地,並辦理了相關活動,還提供食宿,鼓勵外界參與;並與當地土雞城結合,提供當地特色小吃,這是理想的狀況。

基本上來說,校園棲地能利用的資源很多,七大議題都能夠涵蓋在內,例如星座圖、社區行政資源圖等等都是不錯的規劃。規劃完善之後,就可以在校內進行很多戶外教學活動,例如結合環境資源進行戶外觀察活動就很不錯。

Q:校園棲地的戶外教學如何進行?

我認為戶外教學是很正常的教學活動,但想利用校園棲地進行戶外教學活動,是不太容易推行的;例如以前龍安國小發展網室與溫室,但在教學時,由於資源不足,甚至蝴蝶或蛹等資源都必須向外商借或購買,如果從為了教學而取得教材的觀點來看,這種作法當然無可厚非,但若讓參觀者誤解這些資源很容易自行培育,可能就會造成一些後續的問題;例如會不會因此造成後來一窩蜂的學校想去仿效,但是蝴蝶園內常常都看不到蝴蝶?我認為這方面的教育必須是要很『真』的,我希望這些學校能夠分享真正背後的辛酸,告訴其他想要學習者真正需要付出的代價,用正規的方式傳遞資訊─例如哪些植物不要種,哪些物種該限制等等。

棲地經營應該去配合學校附近的環境營造特色,如果是校園內的生態水池還可接受,但若做成護城河就難免讓人非議了尤其是如果學校旁邊就有溪流,為何還要在學校內做一條生態溪?

 

環教輔導團員訪問市教大環教所所長陳建志教授


Q:校園棲地與附近環境如何做結合?

若在營造棲地時,選擇一些與當地無關的資源去設計棲地,那不是很奇怪嘛?此外,就像前面說的,學校做了一個蝴蝶網室,但因蝴蝶原本在該環境中就很多,結果網室外就有很多蝴蝶飛舞,室內卻反而很少,建造蝴蝶網室的意義究竟何在呢?這都是在校園棲地營造時要思考的問題。

我認為校園中營造水生池、蝴蝶園,都是不錯的,但後續必須有人維護,否則就只是在作秀了。不然就可以僅當作是教學展示,而不要當成繁殖培育的場域;不妨把整個校園當作蝴蝶園經營,才是對環境比較友善的。就像福山國小,你隨時去都能看到豆娘蝴蝶在校園中四處飛舞,根本不需要再刻意去營造棲地。

當然有一些在都市內的學校,四週沒有多樣的自然環境。就可以考慮配合學校歷史背景中既有的植物來發展經營--像是林務局民國五十幾年時推廣種植下,中南部一些學校目前都有很大的桃花心木,很多學校就把這些經營為學校的特色,我認為這就是很好的校園棲地營造方式。

 

Q:在中永和等水泥叢林中的學校,除了歷史文化以外,還有什麼可以作為學校棲地的主題?老師能否多舉一些例子?

都會區還是有都會的特色與生物,例如鳥類有都市三劍客,蝴蝶同樣也有都市型的。像是松鼠、黑冠麻鷺等也都會在校園內看到蹤跡,我們也強調以「生物多樣性」的角度與觀點去選擇校園種植的植物,如此才能有豐富教材進行教學,即使在陽台花圃內種植也好,必須配合幼蝶幼鳥的習性,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配合種植廠商提供的植物。

      


Q:老師對所謂的綠廊或綠屋頂有何看法?

我自己的房子也有綠屋頂的設計,但也因此造成頂樓漏水的問題。有些學校種了爬牆植物讓它自己生長上去--我去詢問他們如何解決屋頂漏水的問題?他們的回答是說若是作成斜屋頂就不可能會有此問題。也就是在營造時必須結合水資源再利用,讓水自然流動,而不是傳統公寓屋頂的那種作法。我建議:應選擇可以種一些種子會自然掉落生長的植物,而不要刻意去種一些植物,這樣不需要花太大力氣經營管理,自然就會形成綠島。這對沒有人力的學校來說,是個不錯的作法。

這也可以說是靠天吃飯,是可以留下的生態環境,是最省事的作法。若學校有專業的老師,再來結合學校旁邊的特色生態去種樹,去維護;這樣的方式在都市內我認為是可行的。這樣自然發展為一個跳島,也不用像屋頂花園那樣還要花人力去經營。很多建築若不在規劃時做好設計,做屋頂花園都會漏水這些問題都是難以避免的。

當然能做到什麼程度還是與學校人員專業有關,但這就不容易去要求。否則像一些學校--換了校長,先前的努力就荒廢了。一開始經營濕地時若不考慮後續的管理,最後都無法永續發展與其營造濕地,還不如用一盆一盆的水草作為教材園,教材園不一定要變成很好的棲地,只要能作為教學的素材就夠了。

校園棲地應該在一開始就要規劃思考,該發展的主題等等。我覺得規劃的過程可以找學生來參與,或是由學校社區與老師一起討論,該往什麼方向發展?透過民主機制的體制之下發展而不是只做表面工夫。一個好的棲地應該是能夠結合當地環境社區,生物多樣性等特色的,這樣才會永續發展。有創造力的學校應該可以創造發展出自身特色,否則我就建議試著恢復尋找當地潛在的生態特色就可以了。例如許多學校都位於樟楠林帶,那就很簡單的去建構林

帶內的生產者,動物自然就會過來。位於都會區的學校要先去弄清楚都會區的生態特色--不要一開始就去種植寄主植物,先從蜜源植物開始種植,觀察學校的潛在資源。


Q.對學校種植植物方面有什麼建議?

很多學校種植的植物是不對的,例如曾有些都會區平地學校竟打算種植台灣茶樹,而這原本是海拔兩千五百公尺以上的樹種。

所以學校應該確認目標,由民主機制決定方向。例如台北市博嘉國小,他們營造的濕地過程就很好--敲掉水泥地,讓師生一起用腳踩泥土,這就是學校的一個活動,與植物的有無就無太大關係。這樣完成的濕地,後續經營就沒問題。比較糟糕的是--如果在營造溼地時,學校只有總務與校長參與,甚至沒有教學教案配合,這個濕地恐怕就很難經營下去了。

 

Q:所以老師的想法就是--學校棲地一開始就從學生參與規劃,計畫出想要的目標,結合社區環境嗎?

以我的觀點來看,校園棲地營造必須是大環境中的一個點,從點線面去發展,所以若臺北盆地每個學校都是綠地的話,形成生物綠廊,那北邊的陽明山和南邊雪山山脈的生物就可以連通了,彼此之間就能做合理的連接。在整個大環境中,每個棲地都是其中的重要項目。

談到教學需要的材料,則必須是在配合在地潛在資源的前提下進行設計--例如教學植物園,蝴蝶園,蕨類園等等,都是可以納入規劃的。最後還有其它教材的空間或設施--或是星座,社區的社會經濟結構產業等等,並且不要與校園旁邊的資源重複,例如學校旁邊原本就有濕地,學校不妨直接利用,校園內就不要再營造溼地了。


Q:能否請老師提供一些校園棲地營造不錯的例子?

像是中和復興國小環境很好,但學校建設還有進步空間,過多的水泥建築還可改善,學校外都是公寓,因此看來能夠改變的空間並不大,可以考慮和學校後面的自然環境結合在一起,把登山步道納入校園棲地營造;該校申請到永續校園計畫,據我們觀察:能夠變動的就是庭院內的設施,近兩年持續在改善,值得期許。

還有三峽的中園國小,以藍染與能源為主題,若結合當地社區週邊環境─如學校後方鳶山的螢火蟲就會更好;或是像有木,五寮等學校,原本就做的很不錯,只要校長有概念,週邊環境配合,就能夠經營的很有特色,只要種植蜜源植物,蝴蝶就會自己飛來了。郊區的學校環境容易經營,但人力資源少,是推動上的困難點之一。

另一個迷思是:許多小學中專業專職的老師,什麼都必須學新的,每年都換不同的主題,僅能成為很厲害的辨識者,卻無法深入針對某個主題做研究。我建議老師們應該針對一個類型主題去深入探討,這樣對環境也比較友善,也容易提昇自己的能力。做環境的人應該要有更寬廣更大的眼界去學習,連我也不會判別這麼多物種,也是要隨時去查詢。

 

q:就老師的經驗而言,你覺得校園棲地戶外教學比較大的問題是什麼?

我覺得戶外教學與校園外教學是不同的,安全當然是最重要的,現在戶外教學結合最多的領域是自然與社會,最大問題就是老師的專業與意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大部分人的想法,加上許多老師背景知識不夠。許多輔導團的老師都逐漸老化,無人可接手,年輕一代不參與,世代交替加上教學職場狀況也是一大問題--鐘點/代課教師也無法接手,師院體系學生最近五年很少能進入教學現場,與教學第一線沒有直接關聯,都轉往台清交去念碩士班而不是去教學現場了。將來學生越來越少時該怎麼經營下去?學校無自然領域專業背景老師,人力斷層將造成自然生態環境教學的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