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規劃設計的防災教育意涵

 文、圖: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何昕家 

「學校應該重視學習,而不是教學」(Ackoff ,2008)

「建築和科技一樣,其角色在創造最好的學習環境,以支援並協助教學,但最終而言,教育才是真正的重點。」(McConachie,2006)


學校建築設計乃以學生為對象、學校建築是為實施「課程」而設置

一般刻板印象,往往將學校內9m×7m的空間稱為「教室」,「教室」顧名思義就是教學的空間,此思維之下,學校建築的規劃設計者,通常均會以「教師」等成人考量,進行校園規劃設計,但,真正使用的大宗反而是「學生」,如同Ackoff所云,學校無論在教學與空間均應以「學習」為首要任務,而不是「教學」,最初學校的最主要目的為便是讓學生學習,而不是讓教師教學,雖然這是一體兩面,但現今學校的現況,過於重視「教學」,而較忽略「學習」。

1986年,蔡保田教授明確指出,學校建築設計乃以學生為對象、學校建築是為實施「課程」而設置(林勤敏,1986),由此能發現當時已體認學校的空間、環境,學生才是主體,但礙於學校建築的使用年限及經費,無法將此理念落實;在13年後的921日,發生了震驚全臺的921大地震,此次921大地震有一個特殊的現象,地方政府包含縣市政府及鄉鎮公所管轄下的辦公廳舍及國民中小學大量震毀。災區校園全倒者有293所,其中僅臺中縣市及南投縣校園全毀,就有45所,班級數有1016班,學生人數總計就有34000人,若此次地震發生在白天上課時間,將會有多少傷亡?長期以來規劃設計的疏忽、低價的搶標、缺乏專業知識,潛藏可能導致數萬名學童喪命的危機。


「新校園運動」像火車頭,啟動了學校建築的改革風潮

發生921地震雖是全民心中的痛,對於學校建築而言,這一震,震出了硬體工程的癥結,連帶對於學校建築規劃設計,也產生的邊際效應,對於學校建築的規劃設計也產生了新的變革,「新校園運動」的變革,除了硬體工程制度外,針對學校建築環境空間規劃設計,也有了全新的風貌;「新校園運動」就像是火車頭,啟動了學校建築的改革風潮,帶起了包含「永續校園」、「綠色學校」、「友善校園」、「創意校園」、「健康促進學校」等校園的新議題。

學校建築物在上課期間為所有公共場合中單位面積人口密度最高的場所,然而災害的發生,必定造成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蔡雅怡,2004)。發生921地震的時間為夜晚,若發生於白天,對於學校的衝擊則為非同小可。時至今日,全球環境氣候變化詭譎,極端氣候屢見不鮮,除需面對真正的天災之外,還須面對因人禍所帶來的天災。本文從校園環境規劃設計來談防災教育的意涵,讓校園環境空間真正能達到其教育意義,也藉此達到校園環境空間的硬體實際效益,以及軟體教學的潛在效益。

透過蔡保田教授在1986年指出學校建築包含八點重要性及現階段二十一世紀校園規劃設計的八點參考原則作一比較對照,表3所示。

校園規劃設計重要性比較對照表

1986年學校建築重要性

二十一世紀校園規劃設計參考原則

公立學校建築經費多來自公款,應力求經濟耐用

 

學校建築的安全與社會秩序有關

 

學校建築常能代表社會精神

在地社區中心。

學校建築是為實施「課程」而設置

因應學習使用者變動中的需求,將空間賦予彈性與適應。

學校建築含有教育的功能

空間及設施必須提供學生操作學習的機會。

學校建築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

融入家庭元素,讓學校有家的感覺。

學校建築研究的設計與構想是以學生為對象

教學使用為主,符合學習者多元學習。

學校建築應是一項集體合作而不是個人英雄式的表現

透過專家學者、社區居民、教職員、學生參與式規劃設計,尋求最佳規劃設計模式;經由參與式規劃設計形塑校園特有文化。

 

健康、安全及永續教育空間。

 

啟發學習使用者創新的思維。

由以上透過1986年學校建築重要性及二十一世紀校園規劃設計參考原則,比較歸納後,有八成的原則規範及重要性性質相同類似,但也有些許項目為特有,歸納統整後,總結1986年學校建築重要性及二十一世紀校園規劃設計參考原則得出以下十點進行校園環境規劃要點,並對照現今實踐校園規劃設計策略及案例。


一、符合經濟考量,實踐從「搖籃」到「搖籃」設計思維

目前學校建築經費來源均來自於政府,因此能在有限經費內進行最大效益規劃設計,也希望能落實從「搖籃」到「搖籃」設計思維,當使用年限或無法使用時,不會成為垃圾,而是能找到新的位置;而此所謂經濟考量,也是指整體經濟生命週期,無論是工程的經費或是後續維護管理的經費需深入思考。

校園空間活化再利用:台南市新東國小舊宿舍使用雇工購料方式進行空間活化再利用,除讓建築生命週期延續外,也保留歷史、文化記憶,對於全校師生及在地居民、校友具有深刻意義。

防災教育意涵(堅固與保護):可以從這些歷史建築,探討其堅固、歷久不衰,反觀現今水泥房子,往往耐久性不持久,而學校是地區性避難中心,若遇到天災,房子堅固程度若無法讓人避難,如此便失去學校的另一重要的角色地位。

二、友善及安全的校園環境:因學生一天平均將近6-8小時會待在學校,因此學校必須提供友善及安全的校園環境,無論在於使用尺度、性別、無障礙等均需留意;而並不是圍牆越高,就越安全;反而有時圍牆越高,圍牆邊便會產生死角,而穿透性圍牆也可能會讓社區民眾,共同為學校安全把關。

穿透性校園圍牆:台中市長安國小營造穿透性圍牆,路過的社區居民以及一般大眾感受到寬廣無封閉的校園環境,雖校地面積不大,卻讓人感受到相當廣闊,藉此對於都市意象也具有正向的助益,如此的圍牆空間,對於社區居民、學校師生、都市整體而言屬於友善。

防災教育的意涵(開放與安全):一個開放的校園,看似不安全,但其實相較於封閉校園更具安全性,若校園內發生不同的災難,一個開放的校園是被社區民眾所共同守護的,在校園內發生災難,社區民眾是容易看見,相同道理,社區發生災難,校內的師生也是容易發掘,因此便形成一種守望相助情景。


三、在地象徵與中心:學校往往會成為在地社區的中心或是精神象徵,因此學校進行規劃設計時,必須要能融入在地文化特色之元素,如此一來能讓在地社區居民增加認同感。

融入在地元素:新竹縣新光國小,屬於泰雅族部落小學,在學校建築規畫設計營造中,使用在地素材建造,也融入在地的圖騰概念,藉此連結孩子對於原生文化的情感。

防災教育意涵(在地避難與警示中心):學校為一個社區核心,因此發生任何災難時,絕大部分民眾均會到學校避難,若學校內有在地文化象徵,便能凝聚受到災難衝擊居民的向心力。


四、環境空間彈性化:在現今社會快速變遷洪流中,無論教學、學生人口等,均快速變動,而環境空間彈性化,便於隨變化進行調整,因而不至於使環境空間浪費,也符合從「搖籃」到「搖籃」設計思維。

多元及彈性空間使用:台中市仁美國小將教室空間進行垂直思考,在不影響室內教學空間品質下,在教室內營造垂直空間變化,產生小閣樓,讓學生在下課、中午午睡能有一空間轉換,也塑造出教室內不同小空間出現。

防災教育意涵(收容與區隔):環境空間具備彈性與多元使用機能與便利性,能讓學生了解避難規劃、收容重要性。


五、提供做中學場域:學校必須提供作中學的場域,目前教育均重於知識傳遞,較少操作,因而造成學生僅瞭解知識,但無法動手操作,學校必須提供作中學場域,學生能實際進行不同課程操作,除能瞭解知識外,也能瞭解實踐場域。

從操作中學習:新北市崇德國小利用傳統汲水讓學生了解水資源及水循環概念,透過實際操作,讓學生更加了解。

防災教育意涵(實際操作):若學校有設置相關災難防救設施與器具,也能定期讓老師、學生實際操作演練,以免屆時無法進行自救。


六、具有家的感覺:因學校等於是學生的第二的家,因此若學校在不同地方營造出家的感覺,會讓學生對於學校產生認同感及歸屬感,透過此學校如家庭的營造方式,希冀讓學生將在學校所學帶回至家中。

營造屬於自己的空間:台北市新生國小,透過一些彈性的空間,讓學生自行營造自己的空間,如同在家中一樣的,透過不同空間屬性與區隔,讓學生擁有空間的自主權,也藉此將家庭的概念傳達給學生。

防災教育意涵(精神慰藉):若學校內有營造出家庭感受,社區居民或是學生在校園環境空間進行避難時,能有一精神心靈慰藉。


七、教學與硬體相互搭配:以往學校建築與實際教學均為切割,造成第一線教學老師,往往將校園建築視為講課空間,便讓學校建築與實際教學成為二元化關係,因此希望校園建築進行規劃設計同時,能符合部份教學意涵。

適當裸露設備有助於教學:台南市青山國小將雨水回收系統管線大部分裸露,如讓學生明顯看到回收管路,也讓老師進行教學時便於至現場說明,往往第一線教師會礙於現場設備及環境無法呈現出實際教學素材,因而作罷,適度將某些重要設備部分能有助於第一線教師教學。

防災教育意涵(硬體防災):若學校內有滯洪池、防震、防火建材,應能搭配教學,讓學生了解到不同空間與硬體設施也能有搭配防災概念於其中。


八、由下而上與由上而下參與式規劃設計:往往學校建築進行規劃設計時,大多由校長、總務主任與建築師決定,但使用率最高的則是第一線教學老師及使用空間頻率最高的學生,因此希冀進行校園建築規劃設計時,能由下而上與由上而下的參與式規劃設計模式。

雙向參與式規劃設計:台中市長安國小透過校長、主任由上而下鼓勵、啟發老師,在由老師自發性思考討論,由下而上提出校園環境看法以及搭配之課程。

防災教育意涵(共同參與及危機意識):全校必須由上而下以及由下而上宣導及具備災害意識,也必須有一套發生災害時,緊急應變流程,這一套流程也是必須全校上下均需了解與實際演練。


九、永續發展概念的空間思維:永續發展為目前人類發展重要另一條取徑思考,因此學校建築進行規劃設計時,必須要能將永續發展相關理念融入規劃設計中,例如綠建築、生態設計等。

透過生態池淨化中水:台南市菁寮國小營造生態池,主要淨化部分中水,淨化後的水進行澆灌使用。

防災教育意涵(永續發展思維與災害意識):永續發展的設計思維中,也包含相當多防災思維在其中,例如生態池,除淨化水功能外,也包含有滯洪概念;綠建築中的綠建材,也包含有防火功能於其中。


十、啟發使用者的創意思考:校園環境空間及學校建築的多元、多樣,有助於激發使用者創意,相反的,單一校園環境空間,將會讓使用者的創意消失殆盡。

透過多元環境營造,讓學生有不同想像空間:台南市新東國小,利用廢棄材料營造其多元環境空間,右圖地面平台是利用廢棄腳踏車支架,平放後中間空間填入回收磚塊,形成有趣空間,而一支一支管子也是回收鋼管,經過彩繪呈現,用途是傳聲筒概念,此空間除營造一休憩空間外,透過有趣及創意的思考,讓學生從中也能獲得啟發。

防災教育意涵(多元功能):校園內有部分防災設施,也能結合創意設計與思維,讓防災相關設施不再是看起來呆板,而是具有創意思維。

參考資料

Ackoff, R. L. (2008). Turning learning right side up: putting education back on trackt. Wharton School Publishing.

McConachie, L.(2006). Leading the way for tech[Online forum of form]. Retrieved from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education/pil/visit/Lorne_McConachie.aspx

林勤敏(1986)學校建築的理論基礎。臺北市:五南。

蔡雅怡(1994)國民中小學防、救災措施之探討-以南投重建之中小學為例。逢甲大學建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