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生種青鱂魚的探訪及保育
文、圖:台北縣新莊市裕民國小  鍾宸瑞老師

壹、前言

玩了近二十年的觀賞熱帶魚,之前幾乎不曾碰觸「台灣本土魚類」。民國九十年,學校同事從台北縣政府帶回了近百條的「蓋斑鬥魚」不知如何處理,於是交給了喜歡「摸魚」的我,開啟了我接觸台灣原生魚類之門,從此便一頭栽進台灣原生魚類的萬丈深淵。

引我栽進台灣原生魚類這萬丈深淵的蓋斑鬥魚。

因為接觸了這個領域,赫然發現台灣本土魚類種類竟是如此的多,然而坊間林立的水族館中,竟難求一尾台灣本土的魚類,於是訴諸大自然。除了上、中游的溪流、河川,仍保有部分台灣本土的魚類,下游多因人為污染或工事構築而無法生存,大部分的埤塘又盡是外來強勢魚種的天下,如:吳郭魚、琵琶鼠、大肚魚、螯蝦、巴西紅耳龜等等,而此現象愈來愈嚴重,原本生存在其中的本土魚類,或已成為牠們果腹的點心、或不敵牠們強大的適應力而逐漸消聲匿跡。這才驚覺:這些與我們共存在同一塊土地的台灣原生魚類,處境居然是如此的岌岌可危!


貳、台灣原生青鱂魚的現況

在諸多的台灣原生魚類中,有些魚類因為受到政府的關切,而被政府列為保育類魚種,或地方人士的自覺,紛紛採取封溪的保育政策,使得部份魚類在溪流中壯大族群獲得一絲喘息機會,但是也有些魚種因為棲地在私人土地上,或當地人不知道牠們的可貴而未獲得重視,在人類自身利益的考量下,污染了、破壞了、改變了他們的原始棲地,導致這些魚類在尚未曝光前便已悄悄滅絕了,「青鱂魚」就是其中之一的魚種。

從部分學者的研究資料中得知,青鱂魚原本是普遍分布在台灣中部、北部與東北部的溝渠、池塘、沼澤與水田附近,牠們喜歡在這類靜止或緩流的水域表層活動的小型魚類。然而牠們的族群大部分卻已滅絕,於是筆者便與幾位同好依據牠們的生活習性四處探尋牠們可能存在的棲地,找了幾年發現青鱂魚在野外的族群確實是屈指可數。

青鱂魚其實在亞洲地區數個國家,諸如:日本、韓國、中國大陸皆有其族群的分布,台灣也是青鱂魚的分布地之一,是哪些原因導致台灣原生的青鱂魚在野外的族群少之又少近乎絕跡呢?

青鱂魚的棲地分布在台灣中部、北部與東北部的

溝渠、池塘、沼澤與水田中。

一、外來種的入侵:原本分佈於本省各地極為普遍的青鱂魚,牠們是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也會吃蚊子或其他昆蟲的幼蟲,所以也是蚊蟲的防治魚種。然而在日據時期,日本人為了防治當時盛行的傳染疾病--瘧疾,於是從北美洲大量引進對環境適應能力極強、偏肉食,嗜食孑孓等水棲昆蟲的大肚魚。然而此舉,卻造成了台灣原生青鱂魚的浩劫,因為大肚魚喜好棲息在溫暖水域,大多成群的在低海拔溪河的緩流區、湖泊、田間、溝渠等地活動,對於污染的水域有極強的耐受力,可以在污染的水域或低溶氧的環境下生存,這些習性正好與卵生的青鱂魚相似,而青鱂魚生存競爭的能力又不敵大肚魚,加上青鱂魚的幼魚都被大肚魚追食,導致青鱂魚逐漸消失而滅絕。

二、棲地被破壞:由於青鱂魚的棲地多在鄉間農地附近的水域,在最近這三四十年間,從傳統農業生活型態轉變為高科技的農業技術改良,許多農地為了增加農產品收成,大量的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這些化學物質隨著水流流入青鱂魚的生活水域,導致青鱂魚大量的被化學藥劑毒死,或為了經濟效益將農地變更為其它用途,由於農民對青鱂魚的認知不同,對農地的主人而言,青鱂魚不過是水中的大肚魚,並不具有經濟效益,青鱂魚的存在與否也沒有任何實質意義,所以當他們變更這些水域環境,棲地不復存在時,青鱂魚也從這塊棲地消失了。

三、民眾認知不足:記得數年前,第一次將青鱂魚帶回學校繁殖,學校同事看到我養青鱂魚,好心的告訴我他家後面田邊的水溝有很多,我興奮莫名以為找到寶了,立刻衝到他家附近,一看心情頓時跌落谷底,原來還是大肚魚,有好多次如此的經驗,我終於相信,青鱂魚在野外的蹤跡真是屈指可數。正因為青鱂魚的外觀與大肚魚有幾分神似,所以常有民眾將青鱂魚誤認為大肚魚。曾與木柵動物園管理組的友人聊起,木柵動物園原有一個模擬青鱂魚生存環境的溼地,經過一段時間也復育了為數不少的青鱂魚,卻因為園中的義工將其誤認為大肚魚,於是從外地帶入了一批大肚魚「共襄盛舉、壯大族群」,不料此舉卻造成青鱂魚在半年內就從這塊濕地消失了。我和友人也嘗試將繁殖出來的青鱂魚,送給幾個學校一起繁殖,但有些學校也遭遇到和木柵動物園同樣的狀況,被不知情的民眾放入大肚魚或其他魚種,導致青鱂魚的絕跡。

從台灣北部目前幾個碩果僅存的野外棲地觀察,在青鱂魚的棲息的水田中,除了發現些許的水生昆蟲、蝌蚪、泥鰍外,並沒有其他魚類的存在,青鱂魚在此的敵人大概只剩穿梭於田間的白鷺鷥了,雖然地主曾經多次施以除草劑除去水中或田埂的水草,或許因為使用的藥劑量不強及地主採分區除草,所以總有些魚群可以四處流竄逃過一劫,過了一、二週後,當地主重新引水灌溉,農田中長出了水草及一坨坨的水棉後,他們又大肆繁殖恢復了族群。但令我們很擔心的是,那天地主突然將這片水田裡的水全部放乾,或將此田移為旱地耕作時,這批我們我發現最大族群的青鱂魚恐怕就從台灣消失了。


原本是青鱂魚棲地的水田,如今移為旱地耕作,

青鱂魚也從此消失。

另外,我們也發現有與其他魚類共存於一池塘內的青鱂魚棲地,在這個棲地中魚群頗為複雜,有蓋斑鬥魚、羅漢魚、鯽魚、吳郭魚等,池中的水草以布袋蓮及水芙蓉居多,青鱂魚則多聚集在濃密的水草附近活動,偶而會發現羅漢魚追食青鱂魚的幼魚,所以在此處的青鱂魚族群數量已經不多,以目前的情形觀察,也許再過幾個月,這裡的青鱂魚就會不見蹤影了。

十餘年前眾所週知的青鱂魚聖地--宜蘭雙連埤,在數年前因被人為刻意放入草魚,將埤內的水草啃蝕殆盡,使得必須將卵粒黏附於水草繁殖的青鱂魚,找不到繁殖的地方,仔魚與成魚也被其他魚群果腹,牠們已從雙連主埤銷聲匿跡了,取而代之的又是大肚魚的天下。

直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未發現青鱂魚與大肚魚能共處的野外棲地,或許誠如清華大學曾晴賢教授的研究:青鱂魚在魚苗時期最怕被大肚魚等魚類,當作是一般大型浮游動物而追捕食之。除了這些外來種的直接掠食競爭之外,相信棲地愈來愈少也是導致青鱂魚瀕臨絕跡的一個主因。


叁、青鱂魚的復育

在生態教育觀念中,要讓生物繼續存活下去,「保育」是最重要的概念,首要課題應該是維持棲地的原貌,不受到人為干擾、破壞。除非棲地已被破壞無法復原,或是原棲地的生物已遭受到嚴重的威脅,隨時都有滅絕的可能,逼不得已才藉由人為的方式進行易地「復育」!

帶著小朋友實地走訪青鱂魚的棲地。

青鱂魚的棲地一直存在著「人為干擾破壞」的危機,這是導致青鱂魚瀕危的主要原因,對於保護牠們的原始棲地,我們卻又無能為力。我們無法眼睜睜的看著牠們從台灣這塊土地絕跡,於是我們從原棲地帶出了若干數量的魚種開始進行復育。

要進行復育就必須先了解魚的習性,於是帶領幾位小朋友實際探訪青鱂魚的野外棲地,並當做科展的主題,讓我們的下一代也對青鱂魚有相當程度的了解,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觀察,我們將觀察的結果整理如下:

一、青鱂魚的生存環境:

根據我們在野外探訪青鱂魚現存的棲地,發現青鱂魚無論是水質清澈或稍濁,只要是水草濃密的緩流水域中牠們就可存活,牠們喜歡活動在水體的上、中層,在低溶氧、水質不佳的水中亦能夠安然生存,對高溫(近40℃)和低溫(約5℃)也有很強的適應能力,我們即使沒有換水、水也沒有過濾、也沒有打入空氣,只是將牠們放在戶外,不去干擾牠們,甚至連水都已經變成綠色,牠們一樣可以生活在這樣的環境,可見青鱂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我們尚不曾在空曠卻不見水草之水域發現過青鱂魚,這是和大肚魚棲地最大的區別了,可見水生植物對青鱂魚相當重要,除了提供覓食、產卵的場所外,還提供了青鱂魚藏身的空間。


二、青將魚的繁殖能力與習性

青鱂魚繁殖力很強,在野外1平方公尺的範圍裡

,便聚集了近千尾的魚隻。

青鱂魚繁殖力很強,幾乎一年四季都可繁殖,喜歡在有許多絲狀般的水草上產卵,氣溫高時產的卵多,氣溫低時產的卵少 ,甚至不產卵,但是一旦進入繁殖期,牠們產卵的次數就會很頻繁,二、三對的成魚在短短兩個月內,就可生出上百隻的小魚,可見牠們繁殖的能力很強。發情期的雄魚有強烈地域觀念,雄魚之間爭鬥地盤的行為頗為明顯,而懷卵之雌魚進入其地盤後,便立即上前交配,雌魚將受精卵掛於腹部,找尋水草伺機黏附在水草上,若溫度較高,約三至五天,小魚便可破卵而出,若溫度較低,則必須十天以上的時間才能孵化。青將魚屬於雜食性魚類,據觀察,如子孓、紅蟲、線蟲、水蚤、綠藻都是青鱂魚的食物,然而對死體卻不感興趣,對自己同種的小魚會有追食的現象。。

三、青鱂魚和大肚魚的區別:

青鱂魚和大肚魚從外觀看來感覺很相似,牠們對環境的適應力和繁殖力也都很強,可是牠們卻無法共同生存在同一個環境中,至今我們發現有大肚魚的地方就沒有青鱂魚的蹤跡,而有青鱂魚的地方就表示還沒有被大肚魚入侵,可見大肚魚這類外來種的入侵,是導致青鱂魚原生物種消失的一個主因。正因為如此,所以,為了避免爾後又發生誤認乃至錯放的憾事,我們將牠們從外觀做了區別,讓大家可以分辨、對照牠們彼此的不同處。


肆、青鱂魚的復育現況

一手打造以台灣原生魚類為主題的裕民水生走廊。

雖說青鱂魚有極強的繁殖能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很強,然而正因為牠是很溫和的小型魚類,所以也就沒有很強的生存競爭力,只要有外來種入侵到牠們原本生存的棲息空間,它們的族群立刻就受到威脅,面對台灣目前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這就是為什麼牠們在野外族群愈來愈少的原因了。

數年來,與幾位同好四處探尋青鱂魚的野外族群,發現青鱂魚的野生族群愈來愈少,甚至發現棲地消失了的遺憾,這個變化改變了我們原本保留棲地原貌的初衷,所以每當發現一個新棲地時,我們便評估其受到人為干擾程度的嚴重與否,再從原棲地帶出若干數量易地繁殖,期盼青鱂魚在這塊土地上能永遠生生不息。

老師利用「裕民水生走廊」,教導小朋友認識

台灣原的魚類。

目前我們在本校「裕民水生走廊」提供教育的場地,除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從裕民國小畢業的小朋友,都能有機會辨認台灣原生的大肚魚(青鱂魚),與散佈在台灣各個角落的外來種—大肚魚有何不同,了解青鱂魚目前的生存危機與台灣目前的生態環境,在教育的最前線,給小朋友更多元的學習空間外,更希望能成為學生能從看魚、愛魚、護魚中學習如何與大自然共處,期望由這個觀念萌芽進而培養其對環境生態保育的重視。

我們深切的體認以台灣目前的生態環境來看,學校教育單位還是最好的復育場地,一方面是因為老師較具有生態保育的觀念,可以加入復育的行列,二來學校是個絕佳的教育場所,讓我們的下一代從小就能接觸這些土生土長的魚。也更積極的與有興趣提供生態池並能持之以恆的學校,共同繁殖青鱂魚,至今在三峽與新店地區已有好幾所學校,成功的校內繁殖出相當族群的台灣北部型的青鱂魚,我們希望還有更多的學校除了復育青鱂魚外,也能與我們共同為台灣的原生魚類投入一些心力!


伍、未來展望

一、青鱂魚在野外的族群很難發現,這值得我們好好的省思,我們對台灣生態環境的破壞,可能已經造成了台灣許多原生物種的銳減或滅絕,我們更應該加強對台灣生態環境的保護,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生物都能永續生存。青鱂魚對環境的適應力和繁殖力都很強,如果給牠們一個適當的環境,他們就能順利繁衍相當的族群數量。

二、我們繁殖了許多的青鱂魚,就是希望牠們能再重回大自然的懷抱,然而當我們在野放一些生物前,應該先對環境做仔細的評估,以免對原生的生物造成二度傷害,或使復育的生物無法適應野放的環境,而結束生命甚而前功盡棄。

三峽成福國小成功的校內繁殖出相當族群的青鱂魚。

和民間友人討論如何復育台灣原生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