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資源永續利用教學面面觀

文、圖:陳楊文

環境變局

     地球生態與氣候型態不斷在變,逐漸影響人類永續的存活與永續發展。我們教育的方式是否需要因應這種變局?做好適應調整。  

     我國教育部在103年提出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新課綱,取代過去的9年一貫課綱,並於108年8月1日正式實施(教育部令 臺教授國部字第1060048266A號)。新課綱的精神從在學齡教育過程中,學習學科知識與技能,轉變為學習與生活結合的「素養」導向;在校適用課程學齡從9年延伸到12年,進而以此基礎為國民墊下終生學習的態度。  

    因此之故,環境教育的學習主題,也從對「環境覺知與敏感度」、「環境知識概念與價值觀」、「環境行動技能與行動經驗」等偏知識技能導向學習,轉變為跨生活與態度的「環境倫理」、「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災害防救」與「能資源永續利用」等主題。  

    不單在知識與技能,環境教育是以人類發展所引發的環境問題為關切出發點,透過思考個人發展、國家發展與整個人類發展的意義,為達人類永續發展,應貫徹以綠色、簡樸與永續生活的行動。   

    環境教育反應人類永續發展的需求,本文以「能資源永續利用」為主題,探討的新課綱的各種教學面向。       


素養學習是什麼?

    108學年開始實施之《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領》,明文以「核心素養」為課程發展的主軸。而「核心素養」是國民為適應現在生活面對未來挑戰,終其身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態度。   

    終身學習者應具有個人階段的「自主行動」學習、同儕階段的「溝通互動」學習、社會階段的「社會參與」的三大面向特質。如同聖雄甘地所說的:「聽了就忘、做了才記得、教人使自己卓越」的學習三階段。


以素養導向的學習三階段

    在個人階段的「自主行動」學習,其中包括「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與「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在同儕階段的「溝通互動」學習,具體可學習的方向「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與「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在社群階段的「社會參與」學習,學得「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與「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圖1):

圖1: 國民基本教育「核心素養」的滾動圖輪意象1


    新課綱課程分為部訂領域學習與校定彈性學習兩類,以分學齡、分學科的領域學習佔總課程的80~90%時間,校定的統整性/專題/議題彈性學習則佔總課程的10~20%時間。對於教育工作者而言,尤其是環境教育者,應該能發揮的是在10~20%課程。   

    個人相信環境教育的內容與新課綱的精神一致,新課綱可以提供環境教育「生活化」、「跨領域」與「終身學習與素養」發揮影響,帶動領域課程的契機。


永續利用與循環經濟     

    傳統的農業生活就是一種循環經濟,小學教育中的「大地藏無盡,勤勞資有生;念哉斯意厚,努力事春耕。」生活的主要物資來自農作物與畜產品,用完了再種植與再養殖;能源也主要來自太陽能,大地供養人類生活,是可循環的無盡型態。  

    但到了工業革命時代,第一代工業革命是人類從地底下採取大量礦物與化石能源,開始大量生產的過程;第二代工業革命是人類將化石能源轉化成電能,更能廣泛的應用在生產與生活;第三代工業革命則是生產導入電腦的程式控制,提供人類工業巨量生產的能力,過量生產的結果,加速地球能資源耗竭。  

    有鑑於現行的工業生產模式造成地球資源的耗竭,思索工業模式是否有可能改變耗竭地球能資源的問題?2010年代初期提出第四代工業革命:工業4.0,將先前從原料取得後生產,到使用後廢棄的線性工業模式,轉換成讓廢棄的產品再生成為原料;一方面減少原料的開採,另一面也減少垃圾廢棄物的產生。這樣的生產模式與概念,必須讓生產與消費者接受採用,形成循環經濟的樣態,也是朝著永續利用的方式前進。

圖2: 能資源利用的改變從線性生產到循環生產,較能體現能資源的永續利用

課程規劃定位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用到能源與資源才能生存,因此理論上能資源永續利用課程可適用在《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領》的各階段課程規劃中,且適合在校訂課程中的彈性學習課程中實施。教育階段中規劃在國民小學的第一到第三學習階段,國民中學的第四學習階段,甚至高級中學的校訂選修的環境教育課程中。 

能資源永續利用課程議題範疇

    能資源永續利用除了「循環經濟」之外,應該包括已經廣為熟知的「節能減碳」、「替代與再生能源」、以及造成「生態污染」四大議題,建議的子議題如下圖3。各校可依照下列的議題規劃校訂的彈性或選修學習課程。具體的教學內容可以參考臺北市立大學108年初所發表的《十二年國教課綱環境教育課程5「能源資源永續利用」主題教學示例手冊》2。

圖3:能資源永續利用課程議題範疇(作者繪圖) 


以資源回收3R教學思考的面向

    地球的資源逐漸匱乏,且因大量製造生活品,使用後所造成的垃圾污染,尤其是塑膠類的垃圾,正造成海洋生態的浩劫,也進入到人類食物圈。  

    以大家熟悉的垃圾回收為例,在台灣,物質的分類與回收機制,透過國民教育的深耕,已經成為國民的生活素養。在早期的國民教育中,學校教我們不可以隨手亂丟垃圾,保持環境的整潔與清潔。  

    進一步我們普遍在學校與教室中設立不同類別的回收桶,許多學校甚至訂立回收日,全校在固定時間中一起進行回收的行動。甚至不滿足只有做垃圾的回收,進而力行3R的物質再利用。物質循環的3R,指的是減量(Reduce)、再利用(Reuse)、循環使用(Recycle)。

    新北市政府規定機關學校不得使用一次性的餐具,就是能資源永續利用中最佳的教學案例。使用可重複使用(Reuse)餐具,減少了一次性餐具的垃圾(Reduce),零餐具垃圾就無需考慮到垃圾餐具再回收(recycle)的問題。從新課綱的精神來看,透過具體的垃圾回收系統,落實到生活中的行動,長久以來就會形成生活的態度,也就是素養的養成。

    如果我們要將此垃圾回收作為資源永續利用的教學,可以怎麼做?我們還是需要仰賴傳統上「知識」與「技能」,知識上我們會偏向整個垃圾形成的系統,包括「產生」、「使用」、「回收」、「再利用」四個階段。例如為何要做垃圾回收?垃圾回收有幾個階段?是不是不產生垃圾就是最高明的方法?  

    這也是新課綱的素養導向精神,從「個人」到「同儕」再到整個「社會」都有不同的教學目標。  

    在個人方面,主要導向到「自主行動」。從物質的永續利用中,以垃圾回收這個主題來說,個人需進行減少垃圾的產生→不亂丟垃圾→垃圾回收時正確置入分類的項目→在學校或家庭中適當處理分類後的垃圾→減少污染。  

    在「同儕」方面,導向到「溝通互動」,括「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與「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可以考慮垃圾桶的回收設計,如何兼具垃圾回收桶的美感,與清楚傳遞所要回收的內容物,也可以看出哪一國的設計最容易導引至正確的分類與回收。(圖5)

圖5:各國的垃圾桶分類設計

    在「社會」方面,導向到「社會參與」,跨「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與「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可以討論不同社會中使用者使用的習慣,來看國際間的垃圾桶回收系統。就可以看出台灣的垃圾系統不同之處。舉例來說,比較上海與吉隆坡國際機場的垃圾桶回收系統,如能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出不同國家處理回收的差異。上海國際機場雖有嶄新的分類垃圾桶,但是回收人員將所有的垃圾裝在同一個垃圾袋中,等於沒有分類。吉隆坡國際機場回收車則有對應的回收裝置,可以確保分類後的垃圾到不同的回收去處。

圖6:不同的國際機場處理垃圾回收的方法


評量面向

    素養是需要長時間養成的,不容易做即刻評量。或許可以針對課程做創造性的評量,鼓勵學生以觀察議題做研究報告作為評量。然而成功的能資源永續利用教育與行動系統,對社會與環境有減量指標。以最早做垃圾分類回收與垃圾袋隨袋收費的台北市,其資源回收率到民國106年已經突破50%,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https://hwms.epa.gov.tw/dispPageBox/pubweb/pubwebCP.aspx?ddsPageID=PUBREUSE&

結語

    108年新課綱所揭櫫的以「素養」導向的教學方式,與傳統的知識或技能導向的教學方式有所不同,其精神更貼近從生活中觀察環境問題,思索跨領域的解決方法,進而內化成為個人的生活的態度與習慣行動。

參考資料:

1.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基本綱要總綱。國家教育研究院 (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14113,c639-1.php?Lang=zh-tw

2.臺北市立大學(2019)。十二年國教課綱環境教育課程5 「能源資源永續利用」主題教學示例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