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倫理視角之校園環境思維

文、圖:台中科技大學 何昕家

    本文將筆者博士論文重要關鍵內容擷取修改,希冀可以回應本篇電子報環境倫理之主題,談到環境倫理,大多進入哲學思辯、價值反思,大多是價值態度層面,研究者試圖將環境倫理關鍵重要思維回應校園環境空間,校園環境空間往往是校園氛圍營造重要的元素,筆者在博士論文中,便針對校園環境空間臺灣重要文獻與國際重要文獻進行比較分析,透過蔡保田教授在1986年指出學校建築包含八點重要性及現階段二十一世紀校園規劃設計的八點參考原則作一比較對照,如下表所示。 

    由以上透過1986年學校建築重要性及二十一世紀校園規劃設計參考原則,比較歸納後,有八成的原則規範及重要性性質相同類似,但也有些許項目為特有,歸納統整後,總結1986年學校建築重要性及二十一世紀校園規劃設計參考原則得出以下十點進行校園環境規劃要點。


()符合經濟考量,實踐從「搖籃」到「搖籃」設計思維

    目前學校建築經費來源均來自於政府,因此能在有限經費內進行最大效益規劃設計,也希望能落實從「搖籃」到「搖籃」設計思維,當使用年限或無法使用時,不會成為垃圾,而是能找到新的位置;而此所謂經濟考量,也是指整體經濟生命週期,無論是工程的經費或是後續維護管理的經費需深入思考。 校園空間活化再利用:臺南市新東國小舊宿舍使用雇工購料方式進行空間活化再利用,除讓建築生命週期延續外,也保留歷史、文化記憶,對於全校師生及在地居民、校友具有深刻意義。


()友善及安全的校園環境

    因學生一天平均將近6-8小時會待在學校,因此學校必須提供友善及安全的校園環境,無論在於使用尺度、性別、無障礙…等需留意;而並不是圍牆越高,就越安全;反而有時圍牆越高,圍牆邊便會產生死角,而穿透性圍牆也可能會讓社區民眾,共同為學校安全把關。 穿透性校園圍牆:臺中市長安國小營造穿透性圍牆,路過的社區居民以及一般大眾感受到寬廣無封閉的校園環境,雖校地面積不大,卻讓人感受到相當廣闊,藉此對於都市意象也具有正向的助益,如此的圍牆空間,對於社區居民、學校師生、都市整體而言屬於友善。


(三)在地象徵與中心

    學校往往會成為在地社區的中心或是精神象徵,因此學校進行規劃設計時,必須要能融入在地文化特色之元素,如此一來能讓在地社區居民增加認同感。

    融入在地元素:新竹縣新光國小,屬於泰雅族部落小學,在學校建築規劃設計營造中,使用在地素材建造,也融入在地的圖騰概念,藉此連結孩子對於原生文化的情感。

(四)環境空間彈性化

    在現今社會快速變遷洪流中,無論教學、學生人口…等,均快速變動,而環境空間彈性化,便於隨變化進行調整,因而不至於使環境空間浪費,也符合從「搖籃」到「搖籃」設計思維。

    多元及彈性空間使用:臺中市仁美國小將教室空間進行垂直思考,在不影響室內教學空間品質下,在教室內營造垂直空間變化,產生小閣樓,讓學生在下課、中午午睡能有一空間轉換,也塑造出教室內不同小空間出現。


(五)提供作中學場域

    學校必須提供作中學的場域,目前教育重於知識傳遞,較少操作,因而造成學生僅瞭解知識,但無法動手操作,學校必須提供作中學場域,學生能實際進行不同課程操作,除能瞭解知識外,也能瞭解實踐場域。

從操作中學習:新北市崇德國小利用傳統汲水讓學生了解水資源及水循環概念。


(六)具有家的感覺

    因學校等於是學生的第二的家,因此若學校在不同地方營造出家的感覺,會讓學生對於學校產生認同感及歸屬感,透過此學校如家庭的營造方式,希冀讓學生將在學校所學帶回至家中。

    營造屬於自己的空間:臺北市新生國小,透過一些彈性的空間,讓學生自行營造自己的空間,如同在家中一樣的,透過不同空間屬性與區隔,讓學生擁有空間的自主權,也藉此將家庭的概念傳達給學生。


(七)教學與硬體相互搭配

     以往學校建築與實際教學均為切割,造成第一線教學老師,往往將校園建築視為講課空間,便讓學校建築與實際教學成為二元化關係,因此希望校園建築進行規劃設計同時,能符合部份教學意涵。

    適當裸露設備有助於教學:臺南市青山國小將雨水回收系統管線大部分裸露,如讓學生明顯看到回收管路,也讓老師進行教學時便於至現場說明,往往第一線教師會礙於現場設備及環境無法呈現出實際教學素材,因而作罷,適度將某些重要設備部分能有助於第一線教師教學。


(八)由下而上與由上而下參與式規劃設計

    往往學校建築進行規劃設計時,大多由校長、總務主任與建築師決定,但使用率最高的則是第一線教學老師及使用空間頻率最高的學生,因此希冀進行校園建築規劃設計時,能由下而上與由上而下的參與式規劃設計模式。

    雙向參與式規劃設計:臺中市長安國小透過校長、主任由上而下鼓勵、啟發老師,在由老師自發性思考討論,由下而上提出校園環境看法以及搭配之課程。


(九)永續發展概念的空間思維

    永續發展為目前人類發展重要另一條取徑思考,因此學校建築進行規劃設計時,必須要能將永續發展相關理念融入規劃設計中,例如綠建築、生態設計…等。

    透過生態池淨化中水:臺南市菁寮國小營造生態池,主要淨化部分中水,淨化後的水進行澆灌使用。


(十)啟發使用者的創意思考

    校園環境空間及學校建築的多元、多樣,有助於激發使用者創意,相反的,單一校園環境空間,將會讓使用者的創意消失殆盡。

    透過多元環境營造,讓學生有不同想像空間:臺南市新東國小,利用廢棄材料營造其多元環境空間,右圖地面平臺是利用廢棄腳踏車支架,平放後中間空間填入回收磚塊,形成有趣空間,而管子也是回收鋼管,經過彩繪呈現,用途是傳聲筒概念,此空間除營造休憩空間外,透過有趣及創意的思考,讓學生從中也能獲得啟發。

    而在上述探究基礎上,進而探究在近年來,全球環境備受各界關注,環境議題漸漸浮上檯面,各界爭議在不同立基上產生相互衝突與對立,一般大眾與環境的連結漸漸被撕裂、產生鴻溝,忘卻最核心價值思維。2011年06月05日實施環境教育法,對環境教育定義為「促進國民瞭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到永續發展。」由此定義可瞭解環境教育重要核心價值在於增進人類的環境倫理與責任,環境倫理是一種價值觀,以及人對自然環境的態度,能修補人與環境連結鴻溝方式,透過環境教育是達成此目標重要且關鍵取徑之一。而在國內最重要的教育趨勢中,十二年國教,環境教育為最關鍵與重要的議題,其中包含五大面向,分別為環境倫理、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災害防救、能資源永續利用,環境倫理被列為首要關鍵的要素。

    經由上述脈絡中思考,環境倫理需透過環境教育媒介傳達與深植。人類發展過程,中小學為價值觀建構關鍵時期,外在環境是影響人重要潛移默化媒介;透過環境倫理在中小學教育與校園環境中實踐,期以縮短學子與環境間鴻溝,並啟發深植環境倫理觀。環境倫理為人對環境態度的基本價值以及共同溝通的語言,環境教育為傳遞此價值觀重要取徑,需透過真實環境潛移默化與教育,讓學子深刻瞭解以及拉近與環境的距離;本探究基於此理念發展以環境倫理為核心之校園規劃設計,因環境倫理整全與多元,希冀能為校園環境規劃設計帶入不同的思維模式。本探究另一重要的目的在於將環境倫理哲學與抽象的思維,實踐於生活面向,而校園環境、學校建築對人類發展而言是初始與重要環境之一(僅次於家庭環境),因而成為本探究出發的第一步。


    本探究問題意識包含三大面向。第一,本探究環境倫理思維突破;基於傳統環境倫理分野(人類中心、生命中心、生態中心),過於相互排擠與衝突,現今社會上同時存在於這三種環境倫理視野,本探究以剖析、解構、再建構方式,重新提出屬於現今社會,整全的環境倫理觀。第二,以重新再建構環境倫理觀為基礎,發展、轉化、實踐於校園環境、學校建築的規劃設計原則;本探究所提出之規劃設計原則,除理論上探究外,也針對實務該如何操作,進行說明與探討。第三,本探究所建構出來之原則,與現今社會上針對校園環境、學校建築主要參考準則,包含綠建築、永續循環校園與以永續發展為核心校園規劃設計,進行理論對話,如此能讓此領域的專家學者、規劃設計者、學校學習使用者,了解本探究所提出原則,與現今主流脈絡間關係;而本探究也試圖與實務接軌,以本探究所提出環境倫理為核心之校園規劃設計策略實踐原則與檢核表,利於實務工作者參考與使用。

    本探究經過環境倫理與學校建築兩部份文獻歸納、分析、演繹、解構、再建構,提出以環境倫理為核心之校園規劃設計策略;透過模糊德菲法與深入訪談進行驗證與修正,再與不同理論進行對話;從以上探究歷程中,得到以下探究結果。

一、剖析、解構後,重新建構整全環境倫理觀

     透過人類探索真實世界哲學觀(本體論、價值論、知識論)剖析傳統環境倫理(人類中心、生命中心、生態中心),剖析後以本體、知識、價值重新建構環境倫理,但為不被哲學觀框架限制其思維,再將以本體、知識、價值建構出的環境倫理原則解構,再解構與建構後,探究者進而思考環境倫理是人與環境對話的過程,而本探究發現馬斯洛人類需求理論,是人自我的對話與成長發展過程。因此透過與馬斯洛人類需求理論對話,藉由此過程,發展出環境倫理金字塔。

二、建構以環境倫理為核心之校園規劃設計原則:學校建築需求金字塔

    校園環境為一種以集約方式,將人長時間限縮於一個環境中;學生長時處在校園中,必須面對不外乎就是人與環境的不同思維與挑戰;因此在校園環境中必須同時探究人類發展需求,與環境倫理需求,透過本探究所提之環境倫理需求理論,加上馬斯洛人類需求理論,共同建構出學校建築需求理論,稱為學校建築需求金字塔。本探究所提出之學校建築需求金字塔主要有四大主要構面,分別為呼應環境土地、尊重個體互動、認同族群差異、實踐永續發展。

三、本探究提出之規劃設計原則與綠建築、永續循環校園進行對話發現

    本探究提出之規劃設計原則與綠建築、永續循環校園相關原則,進行對話後,分別有不同的發現。綠建築指標較多符應呼應環境土地與尊重個體互動兩大主構面,可以發現綠建築屬於基本人類需求基礎,因此符合綠建築為最基本之必要條件,必須符合綠建築,才能往上追求更高層次理想與目標。

    而永續循環校園與綠建築其實踐重點相當雷同,但永續循環校園更加強調環境教育與參與式規劃設計的重要性,因此與本探究所提出之原則有更多符應之處,但在於族群關懷部分還是較少碰觸。由此可知,本探究提出之原則與永續循環校園符合程度較高,但永續循環校園中提及的健康建材為本探究原則未提及的部份。本探究,有提出另一以永續發展教育為核心之校園規劃原則,因永續發展教育與環境倫理思維較接近,因而進行比較分析過程中,最為契合。

    透過如此不同原則理論對話過程,企圖產生更多元的思維模式碰撞並產生火花,透過對話,能讓第一線的規劃設計者與學習使用者,更加了解因地制宜概念,而並不是將所有原則套用在一塊土地上,就是最好的環境規劃設計。

    最後,本探究透過理論與實務的對話,提出以環境倫理為核心之校園環境思維,研究者將之彙整為一完整對照表,透過對照表中的說明,希冀可以帶給第一線教師對於環境倫理的重新認識,也希望連結到校園環境的整體思維。


主構面

次構面

元素

說明

1

呼應

環境土地

 

(透過對於環境的觀察與互動,更深刻了解環境)

1-1

強化

校園環境特色

 

(將環境中合理的相對位置進行統整規劃)

1-1-1

環境設施座向配置

透過方位及座向決定相關環境設施配置,影響最大的因素為風向與日照;環境設施因不同機能需求座落於土地上,若呼應風向與日照,便能讓環境設施尋找到最適合的位置。

透過風向與日照決定校園環境設施,具相當獨特性,體會到不同環境設施間差異性,也瞭解環境設施必須規劃於適宜的環境。若規劃在不適宜的環境,環境設施便會產生反效果。

1-1-2

建築

立面造型

外殼材質

建築立面造型及外殼使用材質選擇,對於室內學習環境品質及室外開放空間造成影響,包含影響室內學習環境的熱、聲與光。若能呼應校園環境土地現狀,便能減少對機械設備(如空調、燈光等)的依賴。

其效益涉及於節能及物理環境,對於外在環境也有著實的助益。在視覺方面,與外在自然環境能相互呼應,對於室外開放空間在美學上有直觀的視覺感受。

敷地

計畫

1-1-3

開放空間系統

開放空間系統包含景觀、動線與建築三面向,而景觀規劃設計又為整體校園重要且整體思維的一環。景觀規劃設計為調節整體校園環境土地重要關鍵因素,在校園環境土地上能與生態系統相輔相成,也能透過景觀規劃設計達到調節風、日照及聲音。

景觀規劃設計與校園環境土地之生態系統若能緊密結合,校園環境生態系統便趨向在地性,勢必增加校園環境中人造生態與自然生態的連結性。

1-1-4

以環境限制與考量的區域使用模式

校園環境必須依使用行為、使用屬性進行分區規劃,讓不同使用行為在校園環境中找到其適合的位置,必須整體考量其動線、高程、自然環境因素,避免將使用分區規劃在不適合的位置,產生其不適宜的環境空間。

傳統學校建築分區為靜態區、動態區與中介區,若以功能為主大致區分為行政區、教學區、活動區、休憩區、通道區、服務區等。若以環境倫理觀點應增加荒野區、生態區及探索區(或合為生態探索區),各區間必須注重無障礙通道連通。透過不同使用分區,瞭解其校園環境土地上優勢與劣勢,也能讓生活在學校中使用者了解環境土地有其限制,人類無法依自我對環境土地想法規劃設計。

思考學校分區過程中,應注意每所學校內外條件設計,同時應配合課程教學發展規劃校園。而學校區位大致上能區分為都會區、鄉村區,位於不同區位校地會因為實際狀況不同而有所限制,可能造成某些分區無法實踐,這也能讓規劃設計者及學生了解到其因地制宜概念。

1-1-5

具備生態觀的動線

規劃

在校園環境中進行動線規劃時,必須考量動植物最基本的生存條件,思考是否會阻斷動植物生長動線;除人的動線,也須重視不同生態動線,進而需關切校園環境土地上水的動線。

透過多元動線規劃設計,讓生活在校園中的使用者了解校園環境土地上,人類僅是其中的一種生物,而動線規劃大多以人、車的動線為主,鮮少思考到人的動線是否會對其他生物造成威脅。

1-1-6

地形

地貌之

順應

校園環境內的地形、地貌與地勢與高程走向,影響排水及不同生物棲息環境;針對生態與防災滯洪概念,規劃設計與地形地貌、地勢與高程息息相關。為因應校園環境的地形地貌,相關設施與建築安排在適當位置,讓生活在校園內的使用者了解到其相關設計是順應校園環境土地而決定的。

1-2

影響室內學習品質自然環境因素

1-2-1

風的流動

為了營造且維持室內學習環境品質,能以自然環境因素為主軸搭配機械設備,營造舒適有效率的室內學習環境。

風的因素能透過環境設施座向配置、建築立面與外殼、開放空間系統等考量而呼應,重點在於引進自然風的流動,輔佐機械設備營造的風,達到室內學習環境品質。

風的流動需搭配考量氣味的擴散,空間的使用會產生一些氣味。例如:洗手間、地下室的廢棄,皆會影響師生學習的狀態,因此,適當的輔以機械設備及佐以良好的生活教育,將使師生感受到與環境舒適與否休戚與共的因果關係。

自然風的流動與校園內的植物或水池等之多寡與搭配有關聯,因此,室內無法與戶外切割而單獨考量,而也必須考量到季節性調節;至於洗手間或地下室廢氣等,若管理得當,便能解決此問題。

1-2-2

光的照射

為了營造且維持室內學習環境品質,能以自然環境因素為主軸搭配機械設備,營造舒適有效率的室內學習環境。

光的照射可區分為自然照明及人工照明,透過環境設施座向配置、建築立面與外殼、開放空間系統等考量而呼應,盡可能採用自然照明,也透過建築立面的設計,導入自然照明,另一方面也適時減低過於強烈的自然照明;需瞬間照光處,亦需要充分人工照明,如儲藏室。

光線的照射,不僅能維持室內學習環境品質,且涉及學童健康問題,同時光的照射還與能源教育息息相關,由於現代學生過度依賴經由視覺的學習方式,特別是對於螢幕的凝視時間過長,照明問題已不單純是光線的考量。

1-2-3

音的聆聽

為了營造且維持室內學習環境品質,能以自然環境因素為主軸搭配機械設備,營造舒適有效率的室內學習環境。

室內學習環境品質另一項重要的因素便是聲音,在此必須思考,營造出的生態環境所發的聲響,是否會影響到室內學習環境的品質,也必須使用不同設計手法阻絕人工噪音。有以下注意要點:1. 室內減少回音,老師的聲音能夠聽到,少用麥克風。2.自然聲音進入室內。自然美妙的聲音或許在不同場域中會成為噪音,透過此也能讓生活在校園環境土地上的師生感受到不同價值觀。3.噪音、交通、機械聲音的阻擋。

 

2尊重

個體互動

2-1

環境衝擊分析與因應對策

2-1-1

影響與衝擊分析與策略

校園環境從規劃設計施工到使用,均會對於人與生態產生衝擊與影響。包含以下三種影響:1.硬體設施改變對於人與生態影響;2.施工期間對於人與生態的影響;3.施工後的使用及維護管理對於人與生態的影響。

不同生命週期中,對於人與環境的衝突與影響透過不同使用者討論與實踐降低其衝擊與影響,這也是尊重校園環境土地上生態系中每一位成員的概念。其有以下注意要點:1.減少生態衝擊。2.規劃時,利害關係人的召集與討論,是否符合多元需求或是彼此協商。3.規劃及施工期間,提供解說、學習機會給學生。

2-1-2

補救方法

與措施

若校園環境的開發,產生無法避免破壞與衝擊,則必須擬定補救措施。例如土壤改良計畫、老樹移植計畫等。透過此補救措施,讓校園環境土地上個體受到更尊重對待,以及為校園環境與學校建築記錄下具代表及意義的故事。

2-2

校園環境

場所中

多元個體

共存

2-2-1

在地

自給自足

方式

營造一自給自足的生活環境,以電、水及食物自給自足方式為目標。自給自足方式如1.電:再生能源;2.水:雨水、中水;3.糧食:農園設置。透過此能傳達其自足的永續生活落實與實踐的場域,讓學生在學校中能進行作中學,將永續生活理念實踐。

2-2-2

原生與外來物種釐清

進行校園規劃同時,必須針對原生與外來物種釐清。透過基地內整體生態調查後,完整瞭解本土種與外來種動植物分佈狀況後,進行取捨討論,也以此進行教學區域規劃設計。雖一般大眾均認為外來種絕對不好,要撤底根除,這並非絕對與唯一方式,而是需要對整體校園環境整體評估後,依校園環境現況而決定。

2-2-3

地方歷史人文內涵意義

校園環境場所中包含的個體除了有形整體生態系與人之外,也包含時間脈絡中無形在地的歷史人文,需透過在地周遭環境調查了解其歷史與人文特色,將此特色融入校園環境規劃設計中。將在地歷史文化融入學校建築或重現,能讓學校建築的更具在地文化與歷史意義,也讓學生藉此了解在地歷史人文特色,形塑及產生地方認同感。

現代主流教育過度偏重抽象、定理、通則等學習,與現實生活脫節太嚴重,充分發揮歷史、人文、生活面向的連結;學校建築融入在地文化,能讓社區及學生對地方有更深厚的情感,能培養對自己家鄉之認同感,進而愛護土地。

3

認同

族群差異

3-1

校園群體

平衡與

多元

平衡

3-1-1

能資源平衡

透過規劃設計收集及儲存在地能源,已達開源節流目標。例如:1.開源:增加能源(電)來源,包含再生能源、乾淨能源,另外增加資源(水)來源,包含雨水、中水回收再利用。2.節流:增加節水及節電的設施。透過完整建築設備與設施規劃設計,能讓生活在學校內的師生完整了解到能資源平衡的概念。

3-1-2

生態

平衡

在都市校園中,需盡量營造不同生態環境,例如綠屋頂、水平及垂直綠化、生態池、生態區等。在自然環境中校園中,盡可能將周遭自然環境引入校園中,或從校園連結至自然環境。每一所校園內會產生一種生態的平衡機制,必須創造其生態空間,讓自然環境元素融入到校園環境內,或將校園環境延伸到附近的生態環境,以達到生態教育目標。

3-1-3

環境空間平衡

校園規劃設計必須注重其內外環境空間設施平衡與公平性。例如:無障礙設施充足及人性化考量;空間設施的性別平等考量與年齡尺度考量從環境空間平衡觀點,必須傳達其人與人之間的平衡觀念,而不是以主流價值為主要的設計。

多元

3-1-4

生物族群多樣

進行校園規劃設計也需考量到生物多樣性空間營造。如:生態廊道設置考量;植物生長空間考量,例如樹穴、木棧平臺設置。營造其生物多樣性的棲息空間,一方面是生物有棲息地,另一方面也讓人類有一與其他生物共生存的機會。

3-1-5

文化族群共存

如同關懷生態系整體概念,人類間同樣的也需要觀照多元文化。包含性別、年齡、國籍、身心狀態,規劃設計需尊重多元文化需求,針對不同文化族群思考其需求為更近一步思維。在校園中如同生態系統一樣,人類也會有不同文化族群,因此多元的空間規劃設計,必須觀照不同文化,而不是以單一文化角度及觀點進行規劃設計。

3-1-6

空間多元使用

為因應學生不同年代的人數、使用習慣及發育狀況,必須考量空間多元與彈性。環境與空間設計必須思考其用途,避免一個環境與空間為單一用途,需思考其多元用途的可能,透過使用時間、使用性質、使用習慣進行區分,增加空間的使用效率。空間的彈性與多樣,將刺激學生對於校園環境的敏感度,讓學生樂於在校園環境空間中探索。

3-2

關懷校園群體

關懷

3-2-1

了解族群

多元與

差異

進行校園環境規劃設計前,需針對人與生態群體完整調查。針對不同族群的屬性、數量及特殊行為進行全方位調查與瞭解,呼應環境規劃設計;調查資料除了提供給規劃設計者使用外,也是校園內師生學習且寶貴的資料,讓學生了解多元的概念。

3-2-2

關切族群

需求

透過多元且全方位的調查後,進而瞭解不同族群間關切。透過全方位校園環境調查,了解不同族群間最大的關切的重點,其之間的異同性分析;資料蒐集完成後,需更近一步了解其異同以及各自關切的重點為何,除提供規劃設計者相關資料,讓規劃設計者更全面瞭解校園環境,更能讓學生了解到多元價值的概念。

3-2-3

面對族群困境

全方位調查及瞭解不同族群間關切後,進一步需瞭解不同族群間面臨的困境。透過基地調查了解不同族群,在同一環境中所面臨的困境為何;最後必須面對不同族群的困境,以達到學生藉此達到多元關懷的概念;校園規劃設計者可以將面臨的困境轉化為正面的資源。


4

實踐

永續發展

4-1

校園人與

環境公平

正義

4-1-1

階段式

公眾參與

進行校園規劃設計同時必須整合不同意見。主要以規劃設計團隊、學校行政、學校老師、學校學生、社區居民為主,進行參與式規劃設計,此參與式規劃為階段式,不是全程進行參與式規劃,而是在規劃設計前期了解不同需求,後續便由建築師轉化為設計。透過階段是公眾參與模式,讓師生有機會參與到部分規劃設計,也是讓師生達到公民參與的素養。

4-1-2

因地制宜

思維

校園環境規劃設計需因不同建築物理因素而決定規劃設計方法。包含氣候、風向、日照、地形、地貌等因素。透過不同因地制宜的操作方式,讓學生了解不同環境土地,會有不同的規劃設計與開發模式,而不是單一種開發模式。

4-1-3

關懷特殊

需求對象

關懷特殊需求對象在校園環境中的便利與使用性,也要讓特殊需求對象有一尊重感;規劃設計除關切生態環境外,人類的弱勢特需求的對象,也需要關照,讓特殊需求的對象,在環境中擁有平等的環就間使用的權力。透過此規劃設計讓學生了解到多元族群是包含人與生態的概念,進而產生多元關懷與尊重的想法。

未來臺灣將面臨族群多元化,此為重要且複雜課題,關懷與尊重的學習,必須與實際生活面有合宜的機制去導引與實踐。

4-1-4

環境承載量

進行校園環境營造中,必須考量人與生態承載量。需思考環境營造後人與生態的承載量受到衝擊與改變狀況,進一步思索,如此衝擊與改變是否為負面,若為負面衝擊且無法恢復,便必須思索此開發的必要性?一個環境土地有其承載量的限制,因此開發時必須注意其環境承載量,進行最低衝擊的開發。

校園環境承載量,常常是由上(都市計畫)而下,同時從微觀角度,校園在鄰里、社區、都會中的角色,應不同於一孤立、偏遠的校園所面對的環境角色、環境承載。

4-1-5

環境恢復力

經由環境營造後造成的衝擊與影響,其恢復的可能性,包含時間與方式。針對環境營造所造成的破壞,思考以自然恢復或透過外力(人工)恢復,讓遭到衝擊與破壞環境盡可能復原。透過此讓學生了解到若真的造成破壞,人類是需要盡補救的認與義務,必須增加環境恢復力。

4-2

校園環境價值

4-2-1

經濟效益

針對環境營造生命週期,探討生態與經濟效益間平衡。針對其進行環境營造過程中,面對其生態議題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需尋求一平衡點,以從搖籃到搖籃的設計思維進行思考。讓學生了解到其生態與經濟間是能達到一平衡點,而不是二選一或是對立的選項。

4-2-2

教育意涵

校園環境為學校使用者最常接觸的實體,因此透過校園環境營造生命週期,每一階段均必須蘊含其教育意義;能結合環境教育以及其他教育理念,進行教學實踐。任何建築、設施均必須思考其所傳達的教育內涵,如此可以透過教師傳達,或是透過處在環境中領悟。

4-2-3

美感經驗

必須透過真實環境孕育美感經驗,關切硬體環境美感,同時也關切自然環境的美感。一般除重視學校建築硬體設施的美感外,也須強調其接近自然生態的美感。硬體的美感往往是會破壞自然的美感,但是若能將兩種美感經驗結合在一起,會是一種會讓生活在校園內的師生美感經驗更加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