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海獨遇到海廢
環保新世「袋」減廢分享

文:虞音蓓 圖:虞音蓓、徐嘉君、李元治 

美麗澎湖海

    位於北愛爾蘭的巨石堤道是知名的世界遺產,海平面上矗立著數萬個巨大玄武岩石柱,形成世界著名的奇景。這片沿海玄武岩峭壁的雄奇景觀,也流傳著巨人跨越海洋至蘇格蘭的故事,並且創造出不計其數的觀光價值。
    許多年以前曾經拜訪澎湖,但當時就是一個非常觀光客的觀光客,和朋友在盛夏烈日下騎著機車環繞澎湖本島,當然也參加套裝行程搭著快艇觀光船跳島,海波滔滔船隻在澎湖北海疾駛著實在不甚舒服,晃晃暈暈下了船再登上這些遊客必去的望安、七美……等澎湖北海小島,在每個小島都「恰切」地分配給觀光客不算長的時間在各島著名景點逛逛走走,我這觀光客有時候還因為暑熱自動減少景點參觀找地方躲避毒辣的日曬,到底確切跳了幾個島記憶已模糊,但對於學生時代地理課本上小小的「玄武岩」照片實體出現在眼前,那渾然天成的柱狀岩體震攝了我,未曾親眼觀覽的奇特景觀渾然天成在眼前出現,有直立的、有傾斜的,有彎曲的……那巍峨地景實在令人印象深刻。
    澎湖氣勢磅礡的玄武岩地形,若說與北愛爾蘭的世界遺產相比,應該一點都不遜色吧! 

    多年以後終於有機會再訪澎湖,這次搭船從南邊進入,然後以獨木舟無動力的交通方式造訪南方四嶼中的東吉和西吉。
    東吉尚有人居住,西吉是個無人島,居民已在3、40年前就撤島了,從東吉島划獨木舟到西吉島對自己是個全新的挑戰。一來是路程是經驗值中最遠的航程,再來是臺灣獨木舟東西向比南北向難,跨島越海又比沿岸划的海況更具變化。人生就是不斷挑戰,讓自己到離島的離島似乎也是轉換態度的一種嘗試,可惜礙於現實不能留在無人島居住一段時間,否則應該可以更有體悟。
    東吉到西吉還算順利,一行6人3船,我應該是其中體能最待加強的,但居然適應良好沒有落後,逐漸靠近西吉,獨木舟槳下的海水越來越淺越來越清澈,讓大家不斷驚嘆的美麗海岸,蔚藍到發光的海水清澈見底,橫列迤邐800公尺的玄武岩像是巨型的岩石煙囪矗立在旁,那種遼闊壯麗是撼動人心無可言語的美,人力移動顯然比動力船載具的方式,讓人更能緩慢細緻地融入景色天地間。

照片1:西吉島有名的藍洞,已管制船隻不能進入/徐嘉君攝 照片2美麗的海天/徐嘉君攝

    西吉還有幾間遺留頹圮的房舍、鏽蝕的燈塔、不知是鎮煞還是精神象徵的寶塔、坍塌的廟仍可見到師傅精工的剪粘技巧以及殘壁上瞪視人們的虎龍、麒麟浮雕,廢墟的探險有趣極了,人文遺跡已與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融合成獨特的無人島風情,划船的手臂再怎麼痠疼、被赤日灼曬的煎熬都值得了,尤其環繞西吉島的時候更是絕美,上有玄武岩連壁,下面是艷麗海洋,只消從船上溜下,密集覆蓋的珊瑚礁就在眼下,硨磲貝處處可見,面鏡下的海洋讓大家都著迷無比……

 

照片3:美麗的硨磲貝/徐嘉君攝


海廢啟示錄
    但令人心痛的是,即使是無人島,海灘和玄武岩壁下充滿了垃圾,佔最大比例就是幾百年都無法消失的塑膠和保麗龍!為數驚人的垃圾根本無法想像人類是這樣對待、回報給予資源的大自然與生命之母—海洋!而燕鷗、海洋生物真的就居住期間,居住在垃圾堆裡。
    宣導影片中的場景不在螢幕上而在眼前的時候,心底的訝異、震撼與痛實在無法掩蓋。尤其從海上觀覽玄武岩柱壁,目測大約10幾20公尺高的玄武岩柱延伸的氣象萬千非凡,眼光循著岩峰下望至壁海交接岸,那一整條白色垃圾帶明顯環繞於下,海廢堆積包繞的驚人比例簡直讓人不能相信也無法接受,非但視覺上無法接受,內心也充滿悲痛。

 
 
 照片4玄武岩下方的垃圾帶,距離那麼遠還是很明顯/虞音蓓攝  照片5海灘上的垃圾成堆很明顯從海上就看得到/虞音蓓攝 

    在獨木舟上的我們心情複雜無比,該讚嘆自然之美,還是感嘆人們的無知,亦或是羞愧我們對待海洋的惡劣行徑?
    海灘上遍布垃圾,散得到處都是。上岸後往陸地方向走,彷彿海廢障礙賽,大大小小碎碎散散的保麗龍浮具、塑膠籃、扭曲或完整的保特瓶、浮球、漁網、Nike運動鞋、尼龍繩索、破裂的塑膠地墊、半埋砂礫中的水桶……穿插在漂流木中,我們必須跳躍其中,向島上的山羊學習超卓的移動能力。離岸稍遠,走到從前居住的村落裡也不能倖免,一口淡水水井裡都覆蓋漂浮著大小不一的保麗龍塊,海漂垃圾晉級成海「飛」垃圾!

      
     
照片6海灘上各式各樣的垃圾/虞音蓓攝  照片7最大宗的海廢是保麗龍和塑膠/虞音蓓攝  照片8一隻Nike運動鞋孤伶伶鞋擱淺在沙灘上/虞音蓓攝 

    島上無人居住,這些垃圾、廢棄物「不是島上居住的人丟的」,也可能並非都是觀光客丟的,那麼這樣大量的垃圾又從何而來?仔細拾掇,我們發現來自對岸的「王老吉涼茶」(完整未開封)、「老乾媽辣椒醬罐」(照片9:王老吉和老乾媽/徐嘉君攝)、來自東南亞的保特瓶,當然也有臺灣自產的垃圾,這些來自四面八方世界各地的垃圾漂阿漂阿漂,到這裡進行國際交流跨國聯誼,海灘成為海廢「聯合國」,讓我想到拍賣網站的廣告:「什麼都有,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這樣形容真的一點也不誇張,因為,我們在沙灘上還發現了一個塑膠人偶!她只剩扭曲殘缺的上半身,長髮糾結著海砂,有著鮮紅雙唇的臉龐依舊美麗,側身躺在沙灘上的身影令人格外唏噓,與她為伴的是鏽蝕的機油罐、寶特瓶和纏繞出鬚的尼龍繩,我們拾起兩扇美麗的貝輕置於旁,算是一種對她,以及對海洋的悼念。獨木舟空間不夠,我們所能回收的垃圾有限,背對海灘的她靜靜地在這裡,直到幾個月後馬公高中的海廢調查隊登島後,她才終回歸地。(照片10:遺落在海濱的人偶,靜靜在海廢的陪伴下日復昇落/李元治攝)

   
照片9:王老吉和老乾媽/徐嘉君攝  照片10:遺落在海濱的人偶,靜靜在海廢的陪伴下日復昇落/李元治攝 

環保新世「袋」
    海洋是生命之母,地球生命的起源在海洋,人類製造的廢棄垃圾,也毫不客氣地進入海洋。除了推行減塑淨塑刻不容緩,垃圾減量,生活上降低無謂的消耗、物品延長使用或再利用,這些都是我們身為地球公民一份子可以隨手實踐的好習慣。海洋獨木舟遇見海洋廢物思旅之後,回到校園隨手在回收籃中撿拾起廢棄海報和些許棄置物,經過簡單步驟後變身為風格獨具的紙袋,紙袋不但依海報的花色產生獨一無二袋袋不同的變化效果,且能客製成所需大小,又不用再花錢購買或浪費,可說是絕佳的綠色包裝。雖說一張海報一個紙袋對於海廢的減少似乎不具什麼效果,但環境保護就是信念和態度,以這樣的精神延伸到其他生活層面,希望能夠引發大家產生更多行動,茲將廢棄海報變身環保新世「袋」製作方法以圖示分享如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