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經濟趨勢論壇 企業綠色創新 刻不容緩

作者:張漢宜  出處:天下雜誌 412期 2008/12

從生產販售到回收分解,企業不只需要節能減碳,更需要綠色創新,才能為產品創造價值、讓人與環境永續共生。
企業的創新,不再只是單線思考,而是如何連成一個圓,讓產品從生產、販售、使用、報廢、回收、分解、到再製,形成完整的循環。如此,既能降低成本,打造具環保價值的產品,也與地球環境共生,成為一種生生不息、有效率的創新。

在全球暖化與金融危機雙面煎熬的國際情勢之下,這樣的創新,正是企業目前最需要的。

十二月二日,《天下雜誌》舉辦「綠色經濟趨勢論壇」,座無虛席的產業界人士,都是為了聆聽這種環保價值的創新,企業界可以怎麼做,哪些產業已經開始跨足這個領域。這項新觀念的發起人,就是被美國《時代雜誌》譽為「環境英雄」的德國呂內堡大學化學教授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所提出的產品新概念「從搖籃到搖籃」。

為什麼世界現在需要這樣的創新?布朗嘉強調,全球金融危機,正是促進創新的最佳時機,因為,透過經濟的變動,人們開始了解,我們的世界已經不能再按照以前慣有的方式來運作,而是必須由大家共同找出更好的方法,特別是如何與大自然和平共生。

國際大廠競相投入

「無須做到完美,但一定要即刻開始做!」布朗嘉認為,愈來愈多企業推動節能減碳、產品回收,當然很好,但不夠。更積極的做法,是從製造產品時的材質就選用可重複利用的原料,讓每項產品成為廢棄物之後,都能符合大自然的「食物鏈」法則,回收、拆解、聚合、再利用,形成一個循環。

 
 

 
這樣的創新,將為企業帶來好處。布朗嘉表示,不僅可節省成本,整個過程也無任何浪費,所有材質都可重製產品。更重要的是,將這樣的新概念推廣給消費者,讓顧客認同,企業不僅可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價值,顧客也能用到高品質、可回收的好產品,創造雙贏。

許多國際大廠已開始投入這樣的創新。例如,飛利浦投入研發「從搖籃到搖籃」的產品,包括電視、刮鬍刀、奶瓶、電池、吸塵器、水壺與咖啡機等生活用品。黛安芬內衣採用可回收材質,並且使用天然染料而非化學染劑。全球第二大家具品牌Mirra,所有的產品都可回收再製;荷蘭地毯公司DESSO針對「從搖籃到搖籃」的目標制定製程;就連生產塗料與化學用品的跨國大廠Akzo Nobel,如今也有二○%的產品是「從搖籃到搖籃」,並逐漸提高比例。

「我覺得很棒的是,企業已經開始立定目標,並且開始看到成效,」布朗嘉說。因為,這不是說說而已,而是要訂下目標,確實去做。其中最大挑戰在於「定義你的公司要成為怎樣的企業」,決定要把公司未來的價值放在「工業技術」還是「自然環境」。

他舉例,荷蘭有一家印表機公司的工程師拿新產品給他看,說可省電四○%、減少二○%成本。「這當然很好,但產品報廢後可以把它埋在花園,讓它分解回歸自然嗎?企業目標放在『工業技術』還是『自然環境』,截然不同。」

台灣的機會

與會來賓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認為,台灣企業有在朝這方面努力,但做得還不夠,也因此,其中潛藏許多新機會。每個領域的企業都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若能從自己擅長的方向來發展,未來很有希望。

鄭崇華表示,從一個新概念著手,一開始可能會做錯、或某些部份未考量周全,這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從錯誤中汲取經驗,讓未來做得更好。例如,太陽能產品以往被認為原料太貴、效能太低,並非理想產品,儘管如此,它仍是值得發展的替代能源,經過持續改良,效率就開始提升。如果當初認為效率低就不去繼續研究發展,太陽能產品不會有現在的改善。

不只企業,國際上愈來愈多城市、州甚至國家,都注意到這股趨勢,紛紛投入。荷蘭芬洛市副市長費爾海恩表示,芬洛市正展開一場「從搖籃到搖籃」的新工業革命,但不能只靠官方,而是整合企業、政府、專家與民眾之力一起推動。因此,芬洛市制定與民間合作的永續發展原則,以此原則來立定目標。

布朗嘉也提醒,不同的社會與文化有不同的思維,應該讓各個社會共同討論出最適合自己的做法。營造多元環境,聽聽不同的想法,腦力激盪,從中找到新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