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   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

建安國小 教務主任 許仁利

這幾天電視新聞、電台廣播不停的轉播八八水災的災後狀況,從畫面中看到人們悲淒的訴說自己的傷痛,無情的風雨造成了人們流離失所,災民們淚痕已乾的影像才更讓人痛心,然而這些水淹成災的景象卻讓我想起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這期商業周刊更以【國在山河破】斗大且一針見血的標語來探討目前我們寶島所面臨的處境,這樣的字句所牽引出的內心沉痛及悔恨應更甚於「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人生悲痛,然而自然界的無情,豈是人們一時的疏忽所造成?

去年曾經拜讀過麥克布朗嘉的「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這本著作,今日再回頭省思當中的含意,不禁點頭稱是,其實我們長時間的發展科技來豐富我們的生活,但卻也不經意的在大自然裡留下無法抹滅的痕跡。因此布朗嘉教授所倡導的「Cradle to Cradle」理念,確實突破了我們舊有的思維,他強調產品在設計階段的時候就應能預想到使用過後的結果,讓廢棄的產品可以不停的循環轉化為其他有用的物質或產品。就像這本書的緒論開宗明義即說「這本書不是一棵樹」,這本書的內容是印刷在一種合成「紙」上,它可以被分解並無限的在工業流程中循環使用,一而再、再而三的製成紙及其他的產品,這樣子的想法及作為讓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資源回收處理頓時失色不少,因為在布朗嘉教授看來我們現行的回收制度大部分只是一種「降級回收」,無法真正做到無廢棄物的要求。布朗嘉教授認為實踐環保不應等於是少用,而應該是用創意,去建構一個新的文明,而這個新的文明是向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態循環去學習,所以透過創意的設計,不再有所謂的廢棄物。而我們現行的資源回收制度則是提倡少用、多回收再利用等,雖然大部分的人民都能落實這樣子的環境保護政策,但是相較於布朗嘉教授「升級回收」的想法仍有落差。

 

 

在十九世紀,環境的脆弱性還不是人們關心的話題,早期的工業生產把自然當作「地球母親」,認為自然界有著取之不盡的資源,毫無疑問,工業革命帶來了積極的社會變化,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醫療保健、教育水平、人們的平均壽命也都大幅的改善,但是在積極推動工業革命的同時,我們卻也遺漏了些許重要的東西,使得產品的設計皆是一種尋求線性、單方向的從搖籃到墳墓的模型。然而環境的破壞及全球暖化的議題衝擊著整個工業的狀態,但是人們普遍的反應卻是尋找「減少破壞」的解決方式,布朗嘉教授在這本書中的觀點卻認為「減少破壞,並不會變好」,他強調的是「生態效率」,所以生態與經濟發展原本並不牴觸,關鍵在於我們怎樣設計產品。

麥克布朗嘉教授在書中提出的許多嶄新觀點非常值得學習,我們的確必須改變設計和成長的模式,但本書其實也提到減量、再生和回收等概念,所以人類如何有節制的發展並與其他物種保持平衡的關係,是我們急需面對的課題,如此才是能走向永續發展的真正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