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融入課程設計面面觀 

朱惠芳

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一、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1975年貝爾格勒憲章(Belgrade Charter)宣示環境教育計劃指導原則(Guiding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s),指出環境教育理念包括:

(一)整體性-環境教育必須考慮環境的整體性,含自然的、人造的、生態的、政治的、經濟的、技術的、社會的、法律的、文化的和美學的環境。

(二)終生教育-環境教育是終生的學習過程,從學校到校外均涵括。

(三)科際整合-環境教育應融入各學科教學,並採取科際整合方式。

(四)主動參與解決問題-環境教育應強調主動參與解決環境問題。

(五)世界觀與鄉土觀的均衡-環境教育應從世界觀與本地鄉土觀檢視環境問題,並關切地區環境的差異與思考共同合作、跨區解決環境問題。

(六)永續發展與國際合作-環境教育應重視現在與未來的環境發展趨勢,應從環境觀點檢視所有的發展與成長,應促使各地區、國內與國際的合作,解決環境問題的價值和需要。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念:

1987 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的宣言,提出了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理念,1992 年聯合國召開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通過「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把永續發展的理念規劃為具體的行動方案。

 

 


環境教育議題正式納入九年一貫課程

我國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體認教育在國家永續發展中應扮演角色,提出「邁向廿一世紀教育部永續發展環境教育行動策略」,擬定三個目標:一、遵行我國憲法基本國策,並進行環境保護、生物保育及資源利用等永續發展觀念之教育工作;二、使全民認識環境問題,了解並關切資源與生活環境間的關係,進而成為維護生態平衡與環境品質的實踐者;三、藉由教育過程培育具有環境素養之公民,使全民獲得保護及改善環境所須之倫理、知識、態度、技能及價值觀。 

    教育部已於九十學年度開始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九年一貫課程共分為七個學習領域、十項基本能力,還包括六個議題,「環境教育」即為六大重要教育議題之一,應以「融入式」的課程,規劃於國中、國小九年一貫課程中。 

    九年一貫課程的特色,在於結合學習與生活,並經由科目的減少、課程的統整培養學生的人格與基本能力,使學校的學習與實際的生活相關連,這不僅是課程的改變,更代表教育信念、教育方法與教育態度的改變。環境教育一直重視「在環境中學習,教導有關環境,為了環境而教育」,正是結合生活與學習的好方法環境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努力整合各項資源,並參與社區活動、合作學習、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等,這些努力必須運用教與學兩方面的再思考與調適再出發,與目前九年一貫課程所強調培養學習者的基本能力具共同的目標。

環境教育重視「坐而言,且起而行」

環境教育的教育目標包含:環境覺知與敏感度(perceptual awareness)、環境概念知識(conceptual knowledge)、環境價值觀與態度(attitudes and ethics)、環境行動技能(skills) 與環境行動經驗(action experiences)。由啟發學生對環境問題的覺知和對環境品質的敏感度,輔以環境相關的概念知識,並經由價值分析與澄清,建立學習者正確積極的環境價值觀與態度,然後以環境行動能力的教導與實際環境行動經驗的獲得,完成全人化的環境教育。 

    為使學習者體驗、覺知對環境的敏感度,戶外教學與戶外自然體驗的教學活動尤其重要。同時,教師應佈置以環境為議題的學習情境,結合自然、社會、藝術、人文等各個學習領域,兼顧地區意識的鄉土環境教學與國際環境議題,進行課程的編排與教學的設計,價值分析與價值澄清須為教學設計與課程發展的重要部分,以培養環境倫理與態度。此外,更應重視「坐而言,且起而行」,教師應引領學生進行環境行動,由生活中的環境議題著手,以實際的行動呈現,使環境教育的學習成果具體化及實用化。

                    


 

二、台灣環境問題之特性

 (資料出處:行政院環保署http://www.epa.gov.tw/policy/nationproj/indexes.html)

 

由於環境負荷之演變,形成我國環境問題在空間與時間分布之特性。空間上依照地形地勢的高低及距離遠近,可區分為:高山林地區、淺山丘陵地區、沿海地區、平原地區及外圍島嶼區等五大區,各區之環境問題特性分析如后:

 

 

(一)高山林地區之環境問題

海拔高度在一千公尺以上之山地區,此區為臺灣原住民的主要居住地,目前開發尚呈零星分散,許多非法掠奪山區資源者,上山造成實質環境的種種問題,如水污染、土壤沖蝕、山崩地滑、森林火災、水庫淤積,甚至中下游洪氾問題,及景觀破壞與野生動植物之滅絕。其他北橫、南橫公路及已開闢之部分新中橫公路,皆有類似環境問題發生。

(二)淺山丘陵地區之環境問題

海拔高度一千公尺以下、一百公尺以上的山坡地區,此區約占全島總面積之二七%,其中一半以上已開發為農業類型之土地利用方式,也有部分開發為住宅社區及工業用地。由於地利之便,離農業精華區以及都市化程度高之地區較近,且由於平原盆地區土地利用已趨飽和,因此不得不上山發展,丘陵地區首當其衝,本地區幾乎為闊葉林或闊針葉混合林地區,部分山坡地濫墾而造成水土保育不良,林木之濫伐、伐木便道及高爾夫球場之開闢對於本區生態系統全面破壞,導致下游地區之水源及洪氾問題,也造成景觀資源之破壞及水土保持不良等環境問題。此外,住宅社區及工業區之上山更造成複雜的環境問題,其間社區住宅林立,間或雜有零星工廠分布,與集水區域的養豬戶污水及茶園、果園農藥噴灑問題,皆直接威脅都市的水源。

(三)沿海地區之環境問題

距離海岸平均高潮線往內陸推移三公里或第一條山稜線之近海岸地區,由於大部分地區開發歷史甚早,因此人為經濟與非經濟活動陸續在本區發展,如大型能源設施、火力、核能電廠、國際機場、商港與漁港、工業區、社區住宅、沿海運輸道路系統、遊憩場所、海埔地、軍事設施、養殖等之設置與發展,與傳統有防風林保護之農田相互爭地,有多元複雜性,也因多在河川下游出海口附近,山上、中游長期釋放對於沿海生態系統有害污染物,如都市或工廠廢水、電廠排放熱廢水,以及開發農場造成之逕流,或採礦砂石及開發農場造成之逕流,或採礦砂石及開挖之廢棄物,使得沿海的環境承載力大大減弱,甚或使某些動、植物就此絕種。

小白鷺(邱盧素蘭攝)     

(四)平原盆地地區之環境問題

海拔高度在一百公尺以下之平原地區及四週有山地丘陵環繞、中間低平之盆地地區,所占面積不到全島三分之一,但其所受工業化與都市化的影響比其他任何一個地理區都來得直接而嚴重。此區大約可分為都市地區與非都市地區,大都會區如臺北、臺中及高雄,公害污染問題之嚴重有增無減,諸如空氣、水、噪音、固體廢棄物、毒性物質之污染。至於非都市地區的農業精華區,多年來許多工業工廠下鄉設廠,造成工廠零星分佈於農村地帶,其後果:一方面破壞原有農田水利設施系統,另一方面造成環境生態問題,農業生產環境遭受破壞。此外,工廠排出廢氣造成空氣污染,與鄰近居民之衝突時有所聞。

(五) 外圍島嶼區之環境問題

我國在臺灣本島外圍有澎湖群島、金門、馬祖及其他周圍列島,由於交通的阻隔,除少數島嶼因發展觀光遊憩事業或特定利用之外,目前工業發展尚處於邊際位置。澎湖開發雖早,然因工業化程度低而其所帶來之污染亦相形降低,惟因人口自然增加率較高及環境意識尚待提升,公共衛生有待加強;金門、馬祖近年來開放觀光與自然環境條件等之影響,飲用水、環境衛生及廢棄物問題已不容忽視。


台灣海島環境議題

台灣地區目前主權範圍所轄之陸塊,是由台灣本島及約121個小型島嶼所組成。由於海洋環繞、土地資源有限,海島地區不僅在發展上有其先天之侷限性,海島環境體質之相對脆弱也已是全球共識。1992年聯合國環境署召開地球高峰會議發表的二十一世紀議程「島嶼永續發展」中,特別指出海島的資源有限、海洋隔絕、天然災害多(地震、颱風、海嘯等)、且易因全球氣候暖化海水上升而影響海岸居民安全等困境,並指陳「島嶼是環境與發展之特例」,亟需加強國際及區域之合作,以面對共同的挑戰。 

(一)      海平面上升及海岸問題

海島地區因四面環海,自1980年以來氣候持續暖化的趨勢及伴隨而來的海平面上升問題,已使全球科學家們呼籲海島國家必須正視此一嚴重問題,也是聯合國在1992年地球高峰會議上對島嶼地區永續發展議題中,提出的首要課題。 

臺灣本島海岸線約達1100公里,加上周邊島嶼,海岸線總長約達1600公里。然而本島地形陡峻,2/3以上地區為山地,人口與產業密集之區域幾乎皆在海岸地帶,氣候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問題,若如無特別因應方案,將使許多低窪地區陸續被淹沒,現存的海堤、濱海開發區等也都將面臨破壞;至於許多地勢較平坦(海拔高度5公尺內之土地)的離島地區,則將面臨無可居之地等嚴重的威脅。除了海岸土地淹沒外,海平面上升也將造成沿岸土地鹽化、海岸侵蝕、海岸工程破壞、海岸生態破壞等衝擊。

除了海平面可能因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氣溫上升及冰帽融化而累計加速上升外,海岸淹沒程度也將會因海岸設施、入海河流之輸沙堆積作用、地殼之上抬或下陷擠壓等作用而有差異;若再加上不當的人為活動,海水面將會上升更快,形成更嚴重的淹沒問題。影響海水面上升的人為活動,包括:

1.      抽取地下水:將使區域地層下陷;

2.      砍伐森林:將導致淡水更快速流入海洋;

3.      攔河築壩:一方面增加儲水的蒸發流入海面,一方面減低河流輸水輸沙而使海岸後退;

4.      溼地破壞:溼地具有海岸緩衝帶功能,而溼地土壤之含水功能消失,也將使更多水量流失進入海洋(Goudie and Viles, 1997)。 

以台灣海岸為例,依據台大海洋研究所施學銘(1995)研究估算,指出台灣西部和宜蘭海岸由於受海岸沖積層的自然壓密作用、新構造運動所引起的地殼沈降、及人為超抽地下水等因素之影響,地殼下陷加上海平面上升,沿海土地流失的情況更加嚴重。例如雲林的台西、麥寮地區,地層下陷速率達每年20公分,為溫室效應所引發的全球海水面上升速率的50倍!簡單的估算,2050年時台灣西部海岸線將向陸上退卻達1公里!此一區域內離岸工業區之開發曾引起許多環境議題上的爭辯,如今面對該地工業區所將面臨的海水面上升等潛在災害,應積極綢繆因應之道。


 

      降雨及河川水資源問題

水陸交錯的海島面臨的「水」問題,不僅來自海洋,也來自淡水水源與河川問題。小型島嶼因陸地面積狹小、聚水流域短淺,大多面臨水資源匱乏問題,台灣的各離島也不例外。近年來離島觀光及開發十分熱絡,然而各離島之水資源是否有足夠含量,已成為決定該島嶼發展承載量之最主要因素之一。 

    台灣島本身雖是較大的海島,擁有大小河川151條,但山高坡陡、河川短促,加上降雨量分布不均、人口密集加上人為破壞等問題,生命相依的「水」卻呈現了「太多」(洪災)、「太少」(旱災)及「太髒」(污染)兼具的問題(郭振泰,1995)。依據大氣學者許晃雄(1999)對台灣長期氣候研究指出,過去百年來台灣經歷了全島性的暖化現象,與全球暖化趨勢一致,但氣溫上升速率(1.0-1.4℃/百年),卻遠大於全球平均值(0.6℃/百年);近五十年來,台灣的年雨日數則呈現明顯的減少趨勢,但豪雨及大雨次數則有增加的趨勢。與全球相較,台灣島屬於相對貧水的地區,時空分布又不平均,加上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效應不但導致本島氣溫升高、蒸發潛勢增加,且因環流改變導致降水地區的移動,造成南部地區年平均川流量有減少趨勢(吳明進,1999)。因此,氣候上的乾旱與豪雨,成了河川與水資源所面臨的重大困境。 

    在降雨不足及不均情況下,使得河川平日缺水,但因上游開發導致之洪峰傳輸時間大幅縮短,而造成一遇豪雨、溪水立即暴漲之危機(如:八掌溪事件)近年來許多地區的民眾皆面臨此種一方面缺水、一方面一雨成災的生活困境。

紫嘯鶇(邱盧素蘭攝)

      回顧台灣近年的重大自然災害

    台灣地區,在一九九八年春天接連出現冰雹和龍捲風等怪異的天氣,五至六月的連續豪雨重創台灣中部、南部,造成嚴重災情。中橫公路、中苗六線道路,分別因為落石和土石流使得交通完全中斷。南投縣信義鄉六月初爆發歷來最大的土石流,南科園區、月世界洪水為患。此外,農、漁業也遭受重大損害,損失高達六、七億元。六月底東沙島出現水龍捲風的罕見景觀。七月熱浪襲台,各地不斷創下紫外線指數危險紀錄,在台東大武更出現焚風。八月的奧托颱風使得花東地區交通中斷,九月底的楊怩颱風夾帶豪雨,各地農業及交通受損嚴重,十月中旬瑞伯橫掃全台,將近六十小時暴風的侵襲,全省公路、鐵路和航空交通受到影響,農漁業損失達九十億元以上。台北市、台東分別打破有史以來十月份單日降雨的最高紀錄。十月底芭比絲颱風過境,全省二萬多具電話受損,北部東部災情頻傳,半個台灣島成為一片水世界,農業損失高達四億八百萬元。 

    回顧台灣近年來的重大自然災害,除了因地殼活動引起之地震,多與氣候(颱風、豪雨)引起的洪災相關。但洪災之所以加劇並造成嚴重的問題,則與不當人為活動相關。

造成洪災加劇的人為活動,主要包括:

1.      河川行水區(洪氾平原)不當開發:阻擋洪水宣洩途徑;

2.      森林砍伐及不當造林:破壞水源涵養功能,縮短洪峰傳輸時間;破壞土壤與岩塊之穩定,而加速沖蝕崩塌;

3.      山坡地開發及道路興建:破壞邊坡穩定及水土保持,加速土壤沖蝕與岩塊崩塌。 

    每年類似情形不斷重演,沒有人敢咒罵颱風為何要來,但所有人都同意,濫墾濫伐、過度開發、水土保持不當等人為因素,是造成風災惡化的主因。官員們也信誓旦旦的要徹底改善山坡地濫建的景況,但是事過境遷後,誰能擔保下一個淹水的不是我家?


現在就開始☆

(摘錄自『不再寂靜的春天』)

但現在我們該做什麼呢?坐待人們敞開心靈,不免令人感到鬱悶;並且,我們也不必守株待兔。有一部份人可以積極從事有關環保的政治活動,有些人則可以做任何能推動社會學習的事。我們可以重新調整或設計目前的制度,以利社會學習。因此我們可以廣泛與深入的進行研究。我們可以對傷害、愚蠢、自私、不義、浪費,以及暴虐等行為提出抗議。我們可以幫助朋友與鄰居,從新的角度來思考事物;我們可以成為社群中一個健全的細胞。 

我們可以學習使生活更加自給自足,更加簡樸,也更加豐富。我們可以對自己的生活與心靈進行深入的反省,在物質與精神面達到平衡,使兩者正面的交流與互動。 

積極提煉社會生活與物質生活:

學習降低物質需求,節省自然資源;

學習更溫柔的接觸其他人與物種,使我們的社會制度更有效的回應外在環境;

學著降低我們日常生活複雜與喧囂的程度。

積極提煉精神生活與知性生活:

學習使生活過得更加輕靈的技巧,讓自己從過去的思想與行為中解放出來,

擺脫生活的負擔與迷思;

學習如何像船過水無痕般的生活,不占有什麼,但時時感受清新的氣息;

學習以寧靜的心靈和開放的胸懷,在世上生活。

愛爾金•1981 

我們邁向共同未來的旅程,雖然坎坷,但卻具有挑戰性,也令人興奮。如果我們懷著樂觀的態度,並對社會轉型的步調與性質有深刻的瞭解,這個旅程就會順暢得多。那些具有先知灼見的人,應當成為生物社群的良心,甚至為天地之心,引導和促進社會的轉型。他們沒有逃避這個責任的權利。

STS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專題研究

STS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科學技學社會)是「以科技作為科學與社會間的橋樑;以社區、各鄉鎮縣轄市、全國或全球性與科學相關的社會議題來設計科學課程,使學生對這些與科學相關的社會議題產生興趣和好奇心,而以科學態度、科學的探究過程,連結相關之科學概念來尋找解決問題之道,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提昇獨立思考能力、創造思考能力,並學習將所學應用於社會或日常生活之中」。「STS專題研究」係指教師引導學生就日常生活之事物察覺一個值得研究的自然科學主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學生可藉由探討及研究的過程,獲得科學概念並熟悉使用科學方法,並增進學生學習自然的興趣和創造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STS專題研究教學流程如下述

(一)察覺研究問題

引導學生察覺日常生活中可研究的問題,老師們在上課時應鼓勵學生多留心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事物,多從自己的舊經驗去思考,多收集與科學相關的書報雜誌及資料,注意社會大眾所關心的話題,這些均對察覺研究題目時,有相當大的助益。師生也可進行腦力激盪,察覺研究問題並思考解決之道。

(二)確定研究題目

對許多學生來說,訂定一個研究題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生必須釐清研究目的,確定要證明或回答的問題、要解決的問題,如此方可正確思考研究計畫的流程與執行。

(三)擬訂研究計劃

    確定研究問題之後,就要開始規劃如何進行專題研究。包括:需要使用哪些材料器具、可使用哪些實驗方法、如何去收集資料、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小組研究工作的分配等等。 

    專題研究的目的在於驗證所提的假設或解決問題,研究流程須合理而有層次,並從不同方向思考,融入以前的學習經驗和習得的概念、技能等,教師可以鼓勵兒童提出不同的研究流程,再依其可行性一一加以討論,找出最合適的研究計畫。 

    研究計劃擬訂後,全班同學可在老師的指導下共同討論,相互給予建設性的回饋意見,各組可依其他同學與老師的建議修改研究計畫,使研究計畫更為完備。

(四)收集研究資料與整理

研究過程中,須收集並記錄最可靠、最客觀的資料。研究資料的呈現有許多種,較常使用表格、圖示等方法,原始的研究資料經過統計方法的歸納與統整,分析推斷其間的關聯和重要性,並解釋研究結果。

(五)分享研究結果

研究的成果,可撰寫成報告發表,或採用口頭報告、作品展示等方式分享所了解的科學概念、研究方法、研究結果等。學生亦可至地方廣播電台講解他們的研究結果,或將研究成果拍成錄影帶提供地方教學電視台放映,或放在圖書館提供參考。研究報告的撰寫,通常包括下列項目:

1. 研究動機(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文獻探討  

4. 研究器材                                5. 研究過程及方法               6. 研究結果

7. 結論與建議                             8. 參考資料                      9. 附錄及相片

(六)應用所學於日常生活中

例如了解節約能源的重要性後,學生製作可愛的貼紙,提供學校附近的辦公室、醫院、圖書館等,貼在電燈開關附近,提醒「請隨手關燈」,或貼在水龍頭附近,提醒「請節約用水」。藉這些活動,學生可與鄰近社區建立良好關係。 

若是教學由生活上所遭遇的問題為議題來進行,瞭解現象演變的原因,以及設法解決這些問題,這些進行的探究活動本身即是一種學習。


五、「環境行動--坐而言且起而行」課程設計示例

下列之環境教育融入各學習領域課程與教學活動設計提供國中、國小教師參考。

A、教學目標

  () 瞭解環境問題對人類生活品質的影響與衝擊。

(二)透過教學活動以啟發學生對環境議題的討論空間、培養學生對周遭環境變化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對解決問題的各項策略之創意思考、引導學生討論解決環境議題可採行的行動策略,進而使學生真正關心環境問題,並投入環境行動工作行列。

 (三)引導學生結合社區人士進行實際的環境行動,培養愛鄉愛土之情操。


B、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主題一:付諸行動的知識,才是力量!

活動一. 建立永續發展與環境保育的信念

環境覺知:瞭解大自然的結構,引導學生思考「人和自然的關連性」、思考「與自然和平相處的方法」等等。

重要環境議題探討:例如氣候變遷、土壤過度利用與過度使用化學肥料導致土壤劣化、殺蟲劑使用、農業污染、森林減少、臭氧層破壞、水資源減少、溫室效應、物種正快速滅絕、人口增加與人口遷移、工業毒化物釋出、汽機車廢氣、霾害、空氣污染à酸雨、生物科技導致物種變化、精緻商品與過度消費導致資源浪費、珊瑚礁消失、人類對海洋的危害、工業及家庭廢水、地下水污染、河川污染、經濟停滯與貧窮增加、核廢料與核意外、生化戰爭、氟氯碳化物使用限制、國際援助的盛行、能源短缺、海岸生態環境的破壞、固態及有害廢棄物、過度砍伐樹木à水源枯竭à土地沙漠化。

 

 

 

 

活動二. 環境教育的再省思:(依教學時間,請教師自行選擇討論議題)

    引導學生思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的平衡」、「怎樣的行動對環境最有利」、溝通協調的重要等等。

    探討「水土保持」議題實例(建議分小組討論),討論過程中,對於不同的意見需以理性的訴求,進行溝通、協調而形成共識。

單元主題二:打造一個綠色生態的校園環境

活動一.環境行動大進擊

1. 校園環境行動實例

    台中縣太平市新光國中購置廚餘處理設備,處理營養午餐剩菜剩飯成為有機肥充當花肥,用來讓學生種花,學生須觀察記錄生長情形,作為學習活動的一部份(國語日報,89/03/24)。

2. 校園環境行動開鑼了!(請依教學時間,自行選擇下列教學活動)

    瞭解環境污染的成因,請學生分組討論,腦力激盪,創作一齣「環境行動劇」,提出行動方案,使減少污染的理念內化,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環境污染源大追緝

1.      分組搜尋校園「空氣污染源」、「廢水污染源」、「食物汙染源」、「居住環境污染源」、「噪音污染源」等,並記錄於環保日誌中,

2.      小組討論,擬訂校園環境行動計畫。

3.      小組報告校園環境行動計畫,師生共同給予回饋意見與修正建議。

4.      各小組修正校園環境行動計畫,並開始進行。

5.      一段時間(2-3月)後,整理分析校園環境行動結果。

6.      校園環境行動成果分享-各組進行口頭報告。 

活動二.收集國內外校園環境行動的實例

     ●例如http://beaches.hartford.edu "Save the Beaches”(拯救海灘)是美國康乃迪克州Timothy  Edwards 中學老師發起此結合網路與環境行動的活動,參與學校需將當地海灘上所觀察與蒐集到的垃圾,整理分類做成報告,放在該網站,提供各校參考,世界各國學校均可參與(國語日報,89/03/23)。

     環境教育資訊網(http://eeweb.gcc.ntu.edu.tw)、台灣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http://www.ntnu.edu.tw/giee)、環保署(http://www.epa.gov.tw)、環保署電子圖書館(http://simba.epa.gov.tw/electlib)均提供相當多的參考資料。   

活動三.安排戶外教學或參觀教學

    例如前往各校鄰近之水土保持教室,增進學生對水土資源的瞭解。目前全國已設立多處戶外水土保持教室。現場教學包括地質與土壤沖蝕觀察、水土保持工程砌石平台、擋土牆與水溝、步道兼排水溝、生態景觀的根系觀察、土地利用與坡地保育、天然植被與生態保育等。

    「飲水思源」參觀水源地、水庫、水圳等。例如百年前,台灣衛生條件差,很多人因飲用滲透了糞便的地下水而染病。日據時代,日本人在淡水地區發現大屯山麓的泉水湧出,非常潔淨,且淡水地區當時是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故在淡水雙峻頭安裝自來水管管線,西元一八九九年四月一日台灣第一個自來水系統在淡水地區鋪設完成並啟用,至今已超過一百年,每天仍供應六千噸自來水(中國時報與聯合報,88/03/18)。

單元主題三:環境行動聯盟結合社區行動力量 

活動一:環保資訊共享

1.教師彙整社區環境行動資料。

A.     「社區總體營造」理念指社區的公共事務應由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和關心。

B.     垃圾減量應以每個社區或是以鄰、里為單位,在定點處設置有機肥製造箱,用以收集處理各家有機垃圾。

C.     每個社區、鄰、里可利用有機肥種植花木、蔬果,如有多餘,可由當地農會收購,收入作為社區鄰里的發展經費

2.請學生分組蒐集社區的環境保育資源、社區環境保育人士的事蹟,讓學生體會社區資產之重要性。

3.各組上臺發表蒐集到的社區環境保育資源、社區環境保育人士事蹟資料。

4.老師總結各組報告並加以補充。

5.引導學生思考資料蒐集與保存的重要性。 

活動二:環保記者大出擊

1.每組選二位社區環境保育人士進行採訪,以瞭解如何擬訂改善社區環境的行動策略,並予以實踐。

2.進行採訪前準備,由學生分組腦力激盪、思考訪談細節,再全班一起討論:

(1)    老師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去採訪別人、應注意之禮節,並列出採訪之問題。

(2)    採訪前需準備的事物

(3)    採訪時應注意的事項

(4)    採訪後的資料整理

(5)    小組討論,各自擬定採訪對象與時間

3.學生分組進行採訪。 

活動三:心靈饗宴     

  1.各組發表採訪的內容與心得。

2.全班討論,並給予回饋與建議。

3.老師總結。

4.撰寫採訪活動心得、採訪趣事,並思考、探討可行之社區環境行動。       

活動四:坐而言,且起而行!

1.各組擬訂一個社區環境行動方案。

2.邀請社區居民參加討論會,各組報告社區環境行動方案,社區居民與同學給予回饋意見。

3.依回饋意見修訂社區環境行動方案。

4.邀請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實際執行社區環境行動方案。

5.邀請社區居民參加成果發表會,由各組報告實際執行成果。

補充說明

(一) 本課程以1983 Dr. Howard Gardner提出之「多元智慧論」(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為理論架構進行主題教學,使學生由「做中學」的學習活動歷程,瞭解自己在語文、邏輯數學、空間、肢體動覺、音樂、人際、內省、自然觀察者等八種智慧之自我潛能,並培養其規劃、組織與實踐知能、團隊合作精神、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本課程之評量方式建議以省思札記、學習歷程檔案(Portfolio)、教師觀察、同儕互評、成果發表等方式進行多元評量。

(三)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合作學習,一起進行「環境行動」,並欣賞與分享「環境行動」成果,可培養表達、溝通、團隊合作等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