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真菌新視野

認識校園常見真菌       老梅國小(十三行博物館) 魏永豊  950910

春、夏兩季直至初秋,校園的草地、花台、枯木常可見到一些美麗的菇類出現,他們都是大型真菌。小朋友常會好奇的詢問老師它們的名稱與生活習性,但因為他們如同是小精靈一般,難得出現卻倐忽消失,加上國內資料不多且鑑定不易,常令人感到好奇難忍。但台北縣位處亞熱帶,真菌資源特別豐富,不介紹似乎特別可惜,因此在此對小朋友常見的校園大型真菌做個簡單介紹,讓大家能慢慢認識它們。

*大型真菌欣賞

菌傘邊緣裂開的大型真菌

外型如火山爆發型的大型真菌

顏色鮮紅的大型真菌

外型如ㄧ個鬆軟饅頭的大型真菌

外型如ㄧ把半圓形毛茸茸扇子的大型真菌

外型如ㄧ顆深紫色刺球的大型真菌

外型分成三瓣的大型真菌

外型如多瓣花朵的大型真菌

真菌的身體幾乎全是由菌絲組成的,利用孢子繁殖,而且真菌不含葉綠素,不像植物能行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小學生對真菌的分類可依真菌的外型大小簡易區分為大型真菌和小型真菌兩類;大型真菌會形成大型的生殖構造,具有形形色色的外觀,例如具有菌摺的洋菇、草菇,無菌摺的靈芝、木耳,像鳥巢的鳥巢菌,以及寄生在蟲體上的冬蟲夏草等等,大型真菌中的菇類,若摸起來質地柔軟,我們可以稱它為軟菇。如果摸起來質地硬硬的,我們可以稱它為硬菇。小型真菌則體型較小,一般直接被通稱為黴菌,通常要經過培養才容易看見,例如青黴、麵包黴、麴菌、酵母菌等,在此不予贅述。

另外大型真菌喜好生長的棲地環境有如下的四個要項:(一)、溫暖:一般而言,真菌在春、秋兩季比較容易發現,夏季次之,冬季最少,菇類則在25度以上才容易發現。(二)、潮濕:校園積水潮濕處比乾燥處易於發現真菌,雨後也比大熱天容易發現菇類。(三)、陰暗:陽光無法直射或黑暗處比較適合真菌生長,樹陰下、清晨、黃昏真菌的發現機率都較高。(四)生長基質:不同種類的真菌生長時,須有對應的營養基質與生長區域,如常可在動物糞便、草地、腐木、鋪米糠的地上發現不同的菇類。

為了讓小朋友能多認識他們,以下介紹三種校園常見且好玩的大型真菌供大家認識,下次在見到它們就能不陌生了:

ㄧ、毛木耳:寬約15公分,校園枯木上常可見到它們,背面有白色長的細毛,可食用,含豐富膠質。

常見於校園角落的毛木耳,喜歡生長在腐木上,體內富含膠質,是餐桌上的ㄧ道佳餚。

下雨過後的木耳,吸水後顏色特別鮮艷,是否更像木頭的耳朵呢?

放晴後,毛木耳經不起日曬,已經乾燥,背部細毛轉白,變的堅硬捲曲。

在顯微鏡下,一樣可以清楚見到木耳一條條的菌絲與橢圓形的孢子

 

二、簇生鬼傘:常見於校園的草地及枯木頭上,常成群出現,高約2公分,不可食用。因孢子成熟後是深黑色,成熟後此菇很快自溶成ㄧ灘如黑色墨汁,故名墨汁鬼傘,又因其存活期短,又名「ㄧ夜菇」。

剛長出的小菇成ㄧ大簇長於一起,顏色淺黃。

因生長速度快,同ㄧ腐木頭上竟長成兩簇不同大小的簇生鬼傘。

隨著數小時內,菌傘漸漸張開,菌傘的摺明顯,顏色轉成紫色。

約經過數小時,菌傘開始融化,顏色由淺紫色轉成白色,菌柄下垂。

經過約半天至一天,全部簇生鬼傘融化成如ㄧ灘黑色的墨水後消失。

墨汁鬼傘的菌絲與孢子,可看到菌絲上有細胞壁的間隔。

 三、毛頭鬼傘:常見於校園的草地上,高度可達20公分,常單獨或數株一起出現,因為也是鬼傘屬,成熟後這菇也ㄧ樣很快的自溶成ㄧ灘黑色墨汁。幼菌可食,但與酒類ㄧ起吃會引起中毒。 

小朋友要留心,沙地上或泥土中常有毛頭鬼傘幼菌冒出,要小心不要踏到他們喲。

毛頭鬼傘的幼菌,長大後頂端的星星型鱗片漸漸明顯,菌傘邊緣長滿白色鱗片。

整株長大可達20公分左右,變紫色表示孢子成熟,將開始溶解。

整株成熟後由菌傘末端開始捲區溶解。

溶解後整株消失,地上可能僅存ㄧ灘黑色汁液。

溶解過程散發ㄧ股味道,吸引小昆蟲吸食,以協助毛頭鬼傘傳播孢子。

顯微鏡下毛頭鬼傘的菌絲。

顯微鏡下毛頭鬼傘的孢子,供其繁殖用。

四、糞生黑鳥巢菌:常見於校園花園的肥沃土或米糠土旁,高、寬度都不超過一公分,常整群一起出現,生長期很長,小朋友仔細找的話還可能找到其它顏色的鳥巢菌喔。

糞生黑鳥巢菌成群長出,頂端有鱗狀刺毛,大小與米糠差不多。

當杯內黑色小孢體成熟,杯的頂上白色薄膜消失,露出約20個黑色小孢體。

黑色小孢體借著雨水打下的力量及內部菌索彈力,彈出杯外繁殖。

糞生黑鳥巢菌成熟後遇熱天乾燥變色萎縮,內部小孢體掉落土壤中繁殖。

 

欣賞完這四種校園大型真菌後,不知老師及小朋友是否有印象呢?如果有興趣的話,下次不妨多留意校園的各個角落,相信將有更多驚喜出現。最後對學校要營造真菌棲地時提出ㄧ些個人建議如下:

1.建立真菌教學步道-發現過真菌的區域可能環境較適合真菌生長,再次發現同一菌類的機率也會較高,在該處的真菌種類也會較多樣,可採探究教學法鼓勵學生作主動探索。

2.由於菌類是分解者,除了積極營造其喜愛的環境之外(如在該區添加腐土、米糠、製造堆肥、保留落葉與枯木等),也應維持該區環境的自然性與完整性,不需過分清除環境。

3.依季節與菌種的不同宣導真菌的觀察 (如公告、展示牌、摺頁、網站、口頭報告、學習單、舉辦活動等等方式),來提供師生相關真菌資訊。

4.利用學生龐大的人力資源,協助老師與學生共同發現真菌的新種類、新生長地點與真菌的新特性,並共同尋找相關資料,增加學習樂趣。

5.部分真菌的生存期間過短,為了永續教學,可善用儀器 (如相機、攝影機)拍攝、乾製標本以紀錄保存。展示觀察時亦應善用視聽媒體及觀察工具(如電腦、顯微鏡、放大鏡)等,也鼓勵學生實做來引發學生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