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洋教育給臺灣的借鏡 

/圖:嚴佳代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羅倫斯科學館訪問學者

 一、 打開國際的大門
    2015年筆者從事海洋教育相關研究工作,接觸美國國家海洋教育者協會(National Marine Educators Association, NMEA),在學校及主管的支持下連續四年參加美國海洋教育年度研討會,也因此認識許多國際上優秀的海洋教育人員,更打開國際海洋教育的大門。2019年前來國際海洋素養(Ocean Literacy)的發源地柏克萊加州大學羅倫斯科學館進行為期六個月的訪問學習,並深入參與美國海洋教育希望能夠給臺灣參考。 
 

二、美國海洋教育制度

(一) 從科學教育到海洋教育
    海洋教育在美國也不是科目,但相較於臺灣海洋教育近年來蓬勃發展成一個焦點議題,美國海洋教育則不是一個特別強調卻很普遍的議題。美國海洋教育目標很明確注重在科學學習,透過海洋相關議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科學、技術、工程、藝術與數學(STEAM),並開始強調學生應培養跨領域素養和能力。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NRC)在2010年公布了《K-12科學教育框架-實踐、跨領域概念與核心概念》建構了科學教育的基本框架,在此之後,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NRC)與國家科學教師協會(NSTA)及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AAS)三個單位共同提出次世代科學標準(NGSS, 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這個也成為美國教育的主軸與主要參考標準。科學探究或探究式學習是1996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提出來的一種科學教育方法,強調透過問題解決與探究式學習,但到了2013年NGSS的標準則將「科學探究」改為「科學實踐」後,NGSS的目標則變成讓學生都能夠理解科學,讓每個人都具備科學素養,讓學生面對知識時能夠關注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而非對於事實的背誦,這樣的基本原則也成為美國海洋教育實施的基本方針。而每個NGSS標準不僅包含科學內容,還有科學實踐和科學原理。每一條標準都由學科核心概念(Disciplinary Core Ideas,DCI)、科學與工程實踐(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s,SEP)和跨學科概念(Crosscutting Concepts,CCC)這三個維度組成。因此美國的海洋教育可說是以海洋議題為手段,教育學生具備NGSS的三個維度指標為教育目標,因此美國海洋教育有絕大部分的比例都放在科學領域的學習上。
    

 

(二) 從國家標準到地方關懷
    美國海洋教育同時也強調地方特色,以筆者所在的加州為例,2014年加州教育局為了落實教師推動NGSS的概念,訂定加州環境素養及對應指標,透過環境素養來強化在地環境的議題,由州政府教育局提出在地教師環境關懷教學工具包(Local Control Accountability Plan (LCAP) Toolkit)。另外加州也委託聖地牙哥教育局以地方環境素養指標為基礎的教育模式,結合了NGSS指標及地方環境素養指標,辦理教師研習讓教師應用在地環境現象研發教案提供其他教師使用,這些專案最重要的是以地方環境為主,結合科學家、教育家與現場教師共同研發教材,提供現場教師使用,海洋環境教育在地化。  


三、學生的課堂
    美國的學制跟臺灣有些許不同,義務教育小學雖然同樣是六年,但包括5歲就開始的幼稚園,幼稚園之前則稱為Pre-K,因此小學讀五年、國中一樣三年,高中四年。而國中跟高中都稱為中學(Secondary),很多都是一路在中學念七年。

(一) 沒有課本的教室
    美國公立中小學大都是免學費,中小學的雖然有參考書,但各校可以自行選擇參考書目,而教師選擇參考書及後進行課程設計,但很少會要求學生購買教科書,一般課堂都是提供學生學習筆記本,老師設計不同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在筆記本中紀錄與學習,而筆記本的模式除了可以讓學生有更多自我發展空間外,也可以讓教師有更多的空間可以設計學生有興趣的課堂。

(二) 沒有考試的學習
    美國大部分的學校都採用教師自主的教學模式,除了數學與語言外,只有在三年級與五年級會有一次州政府的考試,測驗內容也以只有到了11年級(高中三年級)才要參加統一的考試,包括 SAT或ACT以及AP,因此在沒有考試的壓力下,老師有更多的空間可以設計自己的課程,更有充分的彈性選擇課程主軸。

(三) 開放式問答取代選擇式問答
    在美國教育系統中,學生從小被培育主動提問的習慣,而這樣的習慣與教學方式有很大的關係。在臺灣,老師們習慣用封閉式的問答,例如「有去過海邊的舉手?有沒有人有問題?你覺得你有海洋知識嗎?昨天功課寫了嗎?你們可以不要講話嗎?你找到答案了嗎?你對這個有沒有興趣?」....等,這些看似合理的答案其實都是侷限學生回應有或沒有、是或不是。在這個二分法的問題中,回答是或不是看似都會有一半的機會答對或犯錯。相對的美國教師在提問時就會避免這種問題,例如「為什麼要去海邊?這個有什麼問題?你知道的海洋是什麼?昨天功課感覺如何?你們剛剛在聊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你對哪個有興趣?」

(四) 充滿討論的課堂
    在美國,每一堂課一開始,都是從學生的提問開始,接下來透過學生實際的體驗與操作,老師引導學生透過科學的方法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再讓學生自行規畫科學實驗過程與操作。在每一個過程中學生主動尋找他們自己的方案與解決方式,也透過分組討論模式強化團隊合作能力,因此每一堂課都在充分討論以及自我探索中學習。雖然學習內容無法如教師系統化講授多,但學習過程中學生透過科學實踐學習到NGSS中的學科核心概念、科學與工程實踐以及跨學科概念,而這些指標對老師來說更是重要。

 

(五) 戶外探索與家長參與
    在美國的課堂中,有許多校外教學的機會,學校也主動跟教育單位與研究單位申請校外教學補助經費,而每次校外教學都會請家長自費擔任志工參與活動,而家長透過參與了解小孩的教育狀況,也有更多機會跟小孩互動與討論學校生活。 


四、給臺灣的借鏡
    臺灣的教育長期以來比較強調在知識的學習,老師設計課程時會關注怎麼讓學生了解我們想要他們了解的知識,但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興趣,因此共同的知識往往造就了學習動機與成就上的落差,雖然臺灣近年來開始重視素養導向教學,但結構式的課綱造成老師自主的空間有限。而美國海洋教育以NGSS指標為主的教育模式,同時強調學科核心概念(DCIs)、科學與工程實踐以及跨學科概念三個維度,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科學素養,並透過科學素養自我探索環境與生活。美國開放式教育與臺灣結構式教育模式沒有哪一個是絕對的好壞,2010年6月美國也發佈《共同核心州立標準》(CCSS)在英文與數學辦理結構式教育,雖然執行狀況一直備受挑戰,但從2011年以後得到A跟B的比例快速上升,拿到C跟D的比例則快速下降,甚至拿到F的學生都變成極為少數。這個教學模式卻也讓老師跟學生都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也讓學生與家長失去很多相處的機會來練習學校功課與留校學習,更因為反覆的背誦讓學生失去自我探索的本能。

    不可諱言,海洋教育的過程中知識的學習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而海洋素養的概念也是建構在知識的基礎上,但從美國海洋教育的模式中可以發現,在中小學海洋普通教育階段,教育偏向於能力導向,而知識則偏向於傳授「你想要知道」的知識。但到了海洋專業教育階段,則因為每個工作都有特定的知識與技能門檻,因此更強調在「你應該要知道」教育設計。
    沒有哪一種教育是最好的,因為文化差異,無法用一個教育模式套用到所有教育政策上,但學習他人教育的優點,持續從自己改進,才能夠讓海洋教育真正落實在每一位國人身上。更重要的是海洋教育橫跨無數的領域,不論是人文社會科學或是自然科學,都需要專業的研究人員提供海洋專業知識,再由海洋教育研究人員與現場海洋教育者將知識轉換給學生,海洋教育沒有團隊合作無法達成,而這個團隊合作的能力更是海洋教育很重要的一個目標,也期待有一天臺灣也可以不用特別強調海洋教育但海洋素養卻能夠深植在每一位國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