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等教育中看公民的環境素養

-從通識教育到環境教育-

國立台中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何昕家


要進入此主題之前,我們應該需要先了解什麼是公民社會,公民社會目前再社會上還有相當多討論的空間,但較廣義的說法:公民社會是指圍繞共同的利益、目的和價值上的非強制性的集體行為;不屬於政府的一部分,也不屬於盈利的私營經濟的一部分;換而言之,它是處於「公」與「私」之間的一個領域;通常而言,它包括了那些為了社會的特定需要,為了公眾的利益而行動的組織。

 

而在正規教育中,一直希冀培育孩子未來進入社會後,能讓社會更朝向穩定多元公民社會發展,雖然進入社會後也在不同的場合進行所謂的公民社會的教育,但是高等教育是孩子要進入社會最後培育進入社會,驅動社會邁向公民社會最後一哩路,而要邁向公民社會,成為一位真正的公民需要具備相當多的素養,其中一向相當重要便是環境素養,因為不同專業與領域均與環境息息相關,我們的社會是由不同領域所支撐起來,因此目前社會所出現的不同面向且多元環境議題,是與不同領域有相當強的連結,若是要邁向公民社會,環境素養絕對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而在高等教育中,如何培育學子具備環境素養,以至於未來進入社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公民時,也是具備環境素養。在高等教育中的通識教育,絕對是重要且關鍵的一環,因為通識教育是面對全校且跨領域的學子,應該可以如此形容,高等教育的通識課,是最符合社會面貌的課程,因為進入社會後,是一種跨界的相處、合作、對話,學生在個別系所,面對視同質性相當的群體,而在通識課程中,透過異質性合作學習、對話,以了解社會上多元的價值觀。以下則是以此脈絡與觀點進行論述。

大學的目的,不是教導單一的技能,而是提供廣博的通識基礎,不是造就某一行業專家,而是培養領導群倫的通才。學生從大學所獲得的,不是零碎知識的提供,不是職業技術的販售,而是心靈的刺激與拓展,見識的廣博與洞明。

耶魯報告(The Yale Report of 1828


 

臺灣的學子一直以來從小學、中學以分科教學為導向,雖然九年一貫改變領域方式,但還是領域單獨教學為導向,幾乎很少跨領域統整教學,到大學後更是直接進入更細微的專業學習,而在大學的通識教育,便是提供在專業學習之外不同領域學習及拓廣其視野,若沒有通識教育滋養與拓廣,進入專業的學習後,可能會培養出非常專業的技術人員,而缺乏其不同素養,大學教育則是學子進入社會關鍵時期,希望學子能成為具有多元素養的公民,而通識教育則也是培育學子發展多元素養。因此大學的通識教育是在專業學習之外,另一種接觸多元價值的機會,也是提供學子不同視角看待世界,思考能跳脫單一線性思維,而是以多元思維角度看待每一件事。

大學的通識教育,便是提供在專業學習之外不同領域學習及拓廣其視野,專業學習之外,另一種接觸多元價值的機會,也是提供學子不同視角看待世界,思考能跳脫單一線性思維,而是以多元思維角度看待每一件事。通識教育領域多元,而環境教育所觸及的課程與內容,是一切的基底,人類的發展是離不開地球這個大環境,所有一切事物都在地球這個大環境中發生。不管任何專業,最後進入社會後,對環境有所影響,但現今的主流價值漸漸造成人與環境間鴻溝,讓專業領域的教學忘卻需思考專業與環境間關係,是否對環境產生衝擊,不同環境議題慢慢浮上檯面。而臺灣環境教育法,對於環境教育定義為「指運用教育方法,培育國民瞭解與環境之倫理關係,增進國民保護環境之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促使國民重視環境,採取行動,以達永續發展之公民教育過程。」,環境教育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與環境的倫理關係,因此讓筆者更加堅信環境教育需透過通識教育傳遞相關倫理價值給不同領域的學子,讓學子未來能成為對於環境是負責任的公民。Aldo Leopold在沙郡年紀一書中揭露了重要概念:「土地倫理會改變人類的角色,使他們從土地社群裡的征服者變成社群裡普通的成員和公民,這樣的角色,便包含對他其餘的成員夥伴的尊重,以及對整個社群本身的尊重。」這一段話一直是後學在進行不同環境教育課程中重要的核心哲思,因為社會洪流的影響,讓學子與環境脫節,甚至產生巨大鴻溝,在不同環境教育課程中,最初與最終,一定要讓學子尋找到與環境間連結,若無法啟發與找到此連結,講授在多的環境概念、知識、技能等,也僅是一般的訊息,而無法觸動學子,讓學子真正了解其重要性。雖然筆者是通識教育實踐的入門者,但是,所帶給學生的絕對是最誠摯的教學,雖生澀但充滿對環境、對學子的熱誠,希望透過此熱誠,讓學子感受到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回到本身的專業領域,思考可以如何帶給環境友善,後學透過通識教育接觸最多元的學子,將環境帶入課堂,學子下課後,能將視野延伸至大環境中。


以下將分享一門筆者於高等教育中,從通識教育實踐環境教育,帶給學子環境素養啟發的課程。

「人類與環境」課程規劃設計與實踐簡介

[理念]

~山海的美麗與哀愁,將現在的學子,未來的公民,帶回環境的現場~

本課程,最重要的核心概念與思維,希冀將現在的學子,未來的公民,帶回環境的現場。這樣的概念與思維起因於,人類與自然環境原本就是相互依存,但因為人類的科技快速進步,讓人類漸漸與自然環境脫離,也漸漸形成人與自然環境間巨大的鴻溝,造成現在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產生不同的困境。本課程鑒於此社會脈絡與現象,希冀透過課程,縮短學生與自然環境的鴻溝,拉近學生與環境的距離,透過三種力量,分別為知識脈絡的力量、環境現場的感染力、自我與社會的實踐力,透過這三種力量,試圖將學生拉回到環境的現場,瞭解環境、感知環境,進而對環境負責任。以下將簡述這三種力量。


[教學規劃]

本課程整學期架構與安排,透過起、承、轉、合等四大階段,建構本課程主體,啟與承的部份就是知識脈絡的力量,啟主要是希冀建構起學生與環境間的連結,承主要是深化學生與環境的態度與關係,啟與承均有搭配多元的演講,也希冀讓學生瞭解原來有這麼多不同領域的人為環境努力。轉主要希冀透過多元環境,轉變學生的觀感,及增強學生的感受,這一部份也就呼應環境現場的感染力,也因為臺灣地理特性中,海與玉山的距離不遠,因此希冀學生能體會與瞭解海與山的美麗與哀愁,因此安排海的遼闊與悲傷-彰化海濱環境議題探索與體驗、山的壯闊與哭泣-拜大自然為師:從玉山中學習與探索。最後的合,也就是呼應自我與社會的實踐力,希冀學生除在課堂上學習之外,也能有實際的行動與實踐,主要行動有三個,第一為地球日行動:給地球愛的承諾,第二為說一個環境的故事:我的地方家鄉感,最後為Rio+20:臺灣在地的呼應與行動,透過這三個行動,讓學生能更加深化授課內容以及瞭解其意義性。

因為篇幅因素,因此簡要從相關理念,一直延伸到實際操作介紹,希冀透過此跨理論一直到實踐過程,讓讀者能了解到,公民的環境素養,是無時無刻都在學習、成長,最終是希冀走向實踐,在本文中,較少介紹環境素養內容,是因為筆者認為素養內容固然重要,但是真正的實踐與行動,更是重要,而筆者便是在高等教育的通識課程,透過環境教育的實踐,帶給學生環境素養的覺知而後行動。筆者一直希望透過通識課程讓高等教育的學子反思本身的專業與環境的關係,透過反思專業與環境的關係,對於未來學子進入社會,在不同領域中,便能將環境納入專業的考量中,這樣一來臺灣社會在邁向公民社會路途上,公民的環境素養才會深耕厚植於不同專業領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