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古建國教授談「從沙塵暴到空氣污染」

環教輔導團團員 李秋梅整理撰稿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與科學教育學系主任 古建國教授審訂

Q1:今年世界衛生組織公佈:一年約有200萬人因空氣污染影響健康致死。教授認為:在基礎教育上,中小學階段應掌握什麼重點?

A1有關空氣污染影響健康致死的問題,在中小學教育中,要把握的重點有三個方向:

  第一先要瞭解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什麼

空氣污染可以說是「存在於大氣中一種或多種之污染物其數量和持續存在時間足以構成或有傾向傷害人類健

康、動植物的生命、財產,或因濃度高,時間長而干擾人們享用舒適生活或利用財務與經營事業」的情況。

依照我國空氣污染防制法之規定,空氣污染物可分成:

1.氣狀污染物,如硫氧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氯氣、二硫化碳、氟化物氣體、全鹵

  化烷類、鹵化烴類等。

2.粒狀污染物,如金屬薰煙及其化合物、以碳粒為主的黑煙、含硫酸、硝酸、磷酸、鹽酸等的酸霧、含

  碳氫化合物的油煙以及懸浮微粒、落塵等。

3.二次污染物,如光化學霧、光化學性高氧化物。

4.其他:如鉛、惡臭物質、有機溶劑蒸氣、塑膠橡膠蒸氣、毒性空氣污染物等。

 在探討中、小學空氣污染教學,可以用融入式課程設計,在介紹氧和二氧化碳單元中,我們除了談二氧化碳相關教學活動之外,可以延伸談到化石燃料應用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與二氧化硫等氣體,遇到水之後會形成酸雨,且對我們居住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到國中階段要瞭解氮氧化物,例如:二氧化,對身體可能造成的疾病等。

 在空氣污染的物質中,還有一種叫做懸浮微粒,雖然課程沒有特別強調,當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會受到影響。例如:沙塵暴,當北方鋒面來臨時,在大陸北方所產生的沙塵暴,伴隨氣流,飄到台灣,影響到我們的健康,像這樣的污染源,小朋友也要有初步的瞭解。在小學階段,我們可以設計如何自我保護等行的動教學;國中階段則應瞭解空氣污染物的種類及形成原因,那些物質包含碳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懸浮微粒等等。

 另外,我們也要注意室內的污染源是,包含抽煙、常用的有機溶劑,像小朋友常聽到的丙酮或甲苯等,因為生活中我們會利用到它們,所以在市面上不難買到。另外還有燃燒不完全的其他污染物質,像是垃圾燃燒所產生的戴奧辛,這些污染物會影響到我們健康,所以我們也應該要瞭解。國小課程有談到對流,這物質藉空氣對流會傳到另一頭去,要瞭解這個環境產生的污染源如沙塵暴,在這地方產生的污染物,它可以透過空氣對流飄到其他地方去。讓小朋友知道今天造成的污染還會影響到別人。這是空氣污染很重要的第二個觀念:污染物會轉移與擴散。

 第三個就是有關空氣污染對人或生物到底會受到什麼影響,如在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大多可能會造成頭暈、嘔吐等不舒服的症狀,小朋友應該要瞭解在學校裡面吹冷氣、房間緊閉,二氧化碳濃度會比較高,這個對人的健康是有影響的,對室內空氣品質如何要有覺知度,懂得因應之道,才可以避免健康受到影響。另外像二氧化硫、硫氧化物燃燒產生的酸雨的影響,還會造成大地動植物受損,連帶著就影響到人類的健康等,所以空氣污染要瞭解這三個大方向。

  


Q2:基於上述,學校進行空氣污染防制工作有哪些軟、硬體工作需要考量?要怎麼提升教師進行空氣污染防制教育的意願與能力?請教授提供給學校一些看法。

A2:空氣污染的本質是一部份跟課程有關,教科書會介紹酸雨、空氣污染是什麼,所以是比較希望空氣污染相關知識看是否可融入課程中,必要時學校的學年主任及領導者、行政人員召集老師共同開發一個輔助教材,教材要與生活結合,引用生活素材,包含影響健康的這一塊,應把它放在校本課程或綜合課程,成為一個基本教材,讓學生有機會去學習;而上課時間可以利用空白課或者是正式課程之外的空堂,如早上的晨間活動或老師開會時間做一些宣導,哪些課程要讓小朋友理解學習,老師可以跟小朋友談室內空氣污染的問題,如在學校上課時門窗緊閉跟不緊閉時的差別,對健康有哪些影響,這是屬於生活上的叮嚀,所以可以從行政方面著手,老師一起全面宣導,讓師生都知道為了健康及環境而願意一起行動減少污染,避免健康受到影響。

  


Q3:請國中、小教師要進行空氣污染的教學,但這一部份是老師比較陌生的地方,像是空氣污染、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及懸浮微粒等等這些污染。這很常識的東西在學校卻是比較少被提及的,這樣我們要進行空氣污染部分的教學步驟及方式可以有那些具體的指導?請教授說明。

A3:可分幾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針對非自然背景的教師,學校應該配合環境教育法辦理類似的研習,讓一般的老師逐步的瞭解戶外跟室內空氣污染的種類,為什麼產生的原因,透過大氣怎麼影響大地等等的基本知識。

第二步驟是學校要召集相關一些有興趣的老師編輔助教材或是課程,提供給老師們瞭解,這跟學校行政人員可做的部份互相結合。

第三步驟是每個老師應該在他的相關課程去談這些議題融入課程,自然領域老師一定可以找到相關單元,就要談如何融入?要融入哪些元素?社會領域有談到環境或空氣議題即可加入空氣污染議題;既使談社會闗係,談到在室內的關係,除談人與人關係,也可談人與人在室內環境中空氣對人的影響是什麼?在身體健康方面,可以談空氣污染會影響到人的健康,如二氧化氮是可能引發氣喘的污染源,這樣就可以從健康的角度去談空氣污染。包含酸雨、懸浮微粒、室內空氣污染會影響健康方面,大概都跟課程有相關應科以融入在各領域中。

第四步驟可以鼓勵學生在寒暑假作業裡面去收集資訊,包含簡報、報紙或是電視,談到空氣污染的一些報導,讓學生在看完報導後做一些簡單的調查,開學後讓他們分享自己的心得,以獲得成就感,引發他們對空氣污染的重視。大概從這幾個方向去做。

進行的方式則可以透過研習或融入課程教材,也可以透過公布欄或海報做一些宣導,設計一些學生參與的活動,學生看過這些海報之後,有什麼樣的想法,可提出來配合他的家庭作業、寒暑假作業內分享,以小朋友的角度去看空氣污染對小朋友的影響是什麼,可以用哪行為去避免它。讓學生除了知識的學習,還有行動的參與,讓宣導更生活化。

          


Q4:以教授觀察、指導學校和教師課程的經驗,您覺得有哪些領域課程可以加以改善,讓老師可以順應課程融入,教學時可以掌握重點,增加學生學習效益?

A4:第一個還是要請自然老師帶頭在現有的氧及二氧化碳單元去討論,還有高年級的環境議題單元內本來就涵蓋這些教材,有關空氣污染的相關資料跟其他同事一起共同分享;再透過週三研習的方式去分享這些基本知識,讓老師瞭解。

第二部分因為自然課有這些科目,希望教自然的老師,在四到六年級時告訴小朋友空氣污染的一些影響,讓小朋友學習。


Q5:請教授談一下:本期主題空氣污染與環境化學、生活化學有很大的相關,從實踐九年一貫課程的角度提供建議。

A5因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會影響整個學生的學習和教學,所以最好還是融入九年一貫課程相關指標內,根據九年一貫指標建議的教材,其實有談到空氣的這一塊,還有污染的這一塊,所以建議在自然領域內進行融入教學,會比較容易實施。

七到九年級在九年一貫課程的教材細目內,談到地球的組成元素,有談到空氣,主要談到空氣在環境中的存在及特徵和它的影響及性質。課綱還談到空氣的重要成分,以氧及二氧化碳為主。另外生活議題還包含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懸浮微粒等污染物,在高年級的時候,雖然課本只談到氧和二氧化碳,但還可以談空氣污染的成分及它的延伸知識讓小朋友瞭解;另外高年級還有講到氣團,空氣污染會透過氣團而轉移,在氣團課程裡面就要應該介紹空氣污染是有轉移性。另一個是有關生物的生存空間、生活的環境,包含土壤,污染物會透過氣團轉移方式可能會影響到動物、植物,及土地的影響。其實在相關課程中,統統都可談,尤其他會影響到當地的動植物,如在空氣污染較嚴重的地區,可能這污染物會伴著雨量會影響到在地的生物多樣性等等,這些相關資料在課程中都可以跟學生提。在國中的部份,國中有教原子、元素,所以詳細的介紹一些空氣污染的主要成分的相關知識,所以我們在介紹元素化合物的單元,其實可以介紹這些污染物質,在空氣中產生化學作用成為污染物質,學生對空氣污染能有比較具體的瞭解。


Q6:有什麼相關的網站、書籍或是其他資料,可以介紹給中小學教師作為參考。有哪些大學或研究機構已有推動空氣污染防治教育的經驗和基礎,可以提供諮詢給中小學教師?

A6環保署或環保局有監控數據。另外可透過搜尋網站去找尋相關資料。有些國小有氣候站,可以對照新聞事件,可以讓學生瞭解到環境的基本數據跟環境的相互影響。主要是環保署或環保局的監控數據,請小朋友可以去看看,瞭解自己身處的環境空氣品質狀況如何。教師教學參考資料可以公家單位或學術單位為主,尤其大專院校有一些科普研究計畫推出的網站可以參考,還有空氣品質監測學會網站等都可以善加利用。